第三天的第一個目的地是安平橋。安平橋西側在南安水頭鎮,東側在晉江安海鎮。前一晚住在安海的酒店,起來吃過早餐,搭摩托車,很快到了安海側橋頭。
安平橋又名五里橋,顧名思義,有五里長,是現存最長的古石橋。古代曾是跨越海灣的長橋,然而滄海桑田,如今周圍都已淤積為陸地,只留著石橋及兩側幾十米寬的水面,成了一座池塘上的橋。
在橋上走了不久,似乎已經走到盡頭,感覺無論如何也沒有五里,正覺得失望,才發現眼前不是盡頭,而是橋中央的水心亭,前邊還有一半的長度。橋長五里,古人確實沒有忽悠我。
繼續往前走,就到了水頭鎮。剛好看見過路中巴到安海。網上查到的信息是安海汽車站有公交車到晉江火車站,然而下車才發現,安海汽車站似乎關閉很多年了,連大門都封上了。問了路邊小店的老板,也說沒有公交車。好在還有萬能的摩托車,好在天氣不冷。
到達晉江火車站,拍一張昨天因為太晚沒拍的外景,進站乘車。晉江到泉州只要12分鐘,座位沒坐熱就下車了。
大泉州!刺桐城!光明之城!繁華的東方大港!海上絲路的起點!我來了。
今天的目的地是洛陽橋。洛陽橋,橫跨于洛陽江入泉州灣的入???,與潮州的廣濟橋同列中國古代四大名橋。形制上同上午去過的安平橋差不多,但是要早近百年,“筏型基礎”(小船形狀的橋墩)就是在這里首創的。
洛陽橋由當時的泉州知府蔡襄主持修建,橋頭不遠處有蔡襄祠。祠內有書法碑刻,當時不以為意?;貋碇蟛虐l現,蔡襄是著名書法家,宋四家“蘇黃米蔡”的蔡,一說即為蔡襄,祠內碑刻號稱文章、書法、鐫刻“三絕”??上孪葲]做功課,當時沒有仔細看看。
晚上看手機上的記錄,一天竟走了十幾公里路。這天可以相當有底氣地說:“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
小提示:不要輕信網上查到的交通信息。小地方公共交通不方便,可考慮租車出行。
冷圖片:晉江,中國鞋都,連橋墩都在為某品牌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