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整理行李,抽空出門寄了六罐奶粉(怎么總有寄不完的快遞?),聽完二房東之前如噩夢般的合租經歷,便收到我的新房東信息。她已經出發來市中心,不過雙胞胎在車里睡著,但愿不要在嘈雜的市區交通中醒來后鬧脾氣。幾分鐘后,裹著厚羽絨服的我已經上車。
很多人都佩服我這一整年的行李容量。當初為了限制自己裝太多東西,并沒有購置新的大容量行李箱。24 寸“經歷豐富”的行李箱(再大了是真心提不動)搭配窮游“一泊二日”橙色雙肩包(此處沒有入鏡、沒有廣告),外加“以防萬一”灰色收納包(這次派上用場,裝了臨時借用的蝦餃牌睡袋),原則上“只減不增”,這算是實踐“斷舍離”的相關環節嗎?

第一次去 Dan 家時,我坐的是超出免費乘坐區域范圍的電車,途徑十個站,距離四公里遠。這次搭順風車,八分鐘就到了住處。雙胞胎盡管在開車途中迷迷糊糊醒過來,但進家門一落地立馬生龍活虎玩兒去了。
接 Soph 放學前,Dan 帶我去看了孩子們經常玩耍的社區公園。在各種游樂項目中,雙胞胎不同性格特征便得以顯現,一個膽大獨立,一個膽小黏人。

下午五點是三個孩子的開飯時間,晚上六點等男主人 M 下班后是大人們用餐時間。我這剛入住,由于不清楚該做點什么,有點“手不知道往哪里放”的窘迫。好在 Soph 是個喜歡認識新朋友的小孩子,拉著我介紹她的房間、她的畫作,甚至她的洋娃娃們。
M 之前是足球運動員,身高兩米,房東家的廚房調料我得借助小板凳才夠得著。晚餐是魚肉和炒飯(后來才知道他們家每周四固定吃魚),M烹制時味道特別香。魚肉裹上蛋液、沾上面包屑后過油鍋煎熟即可。待我吃完贊不絕口時,Dan 驚訝地告訴我,她老公 M 一直擔心是否不合我胃口,畢竟在亞洲人面前做炒飯有點“班門弄斧”的意思。我說別擔心,真的,特別!好吃!
晚上七點是雙胞胎睡覺時間,在 Soph 比她的妹妹們多玩一個鐘的時間里,我陪她畫畫。她翻我手機里的照片,最后選了七喜曾經的頭像。我的想象力很遲鈍,但是臨摹能力還行,更何況這是用馬克筆在磁鐵畫板上復制的簡筆畫。
換宿家庭的前后兩個屋子各自有獨立的客廳、廚房和洗手間等。基本晚上八點半后就是我的自由時間。第一次打開澳洲電視就發現某個頻道在回放 Friends,特別開心。借用蝦餃的話便是,“有老友記的地方就是家”。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