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 ? ?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是不可以的,就像車子輪轂上少上一顆螺絲,這樣的車子跑起來是要出事故的!正是因為很多沒有誠信的人,才讓我們嚴重缺乏安全感,吃得不放心,住得不放心……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 ? ? ?在我們的道德體系里面,誠信有著很高的地位,甚至超過自身生命的價值,做人是個大學問,這跟讀多少書,爭多少錢,有多高的文憑都沒有關系。我們儒家學說中的“學問”和我們平時所理解的還真不一樣。
? ? ?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 ? ? 儒家所說的學問就是做人做事的學問,其中就是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孝悌忠信!哪怕他沒有上過學,只要能做到這些,那就是有德行的人,有學問的人。
? ? ? 這樣的學問邇則事父兄,遠則可以事君,可以安邦定國啊,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用的就是這樣的學問。
? ? ?子貢曾經問孔子如何治國的問題,孔子說只要做到三點就可以了:足食、足兵、民信之。
?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 ? ? 這個三點就是,只要有充足的糧食,充足的戰備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貢問說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人都難逃一死,但如果沒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談不上了。
? ? ? 人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雖然說的是上層建筑層面的公信,但生產關系總和構成的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筑的基石,個人的誠信,群體的誠信都是密不可分的,又是相互關聯的,一個人的失信,不僅禍害社會,最后還會禍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