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杭州發(fā)生的保姆縱火案,上演了現(xiàn)代版農(nóng)夫與蛇的故事,對于事件發(fā)生的因由眾說紛紜,有人說主人太善良,有人說保姆太歹毒,有人說是社會仇富心理激化,有人說是家政行業(yè)不夠規(guī)范,各有各的道理。
但依我看,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雙方的心理邊界出現(xiàn)了混亂。
什么是心理邊界?
心理邊界也被稱作“個人邊界”,維基百科這樣定義“個人邊界”,是指個人所創(chuàng)造的邊界,通過這個邊界,我們可以知道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和被允許的行為,以及當(dāng)別人越界的時候,自己該如何回應(yīng)。
國人普遍對心理邊界缺乏認知。
就比如這個事件中的女主人,對保姆簡直太好,待她如親人般關(guān)懷備至,買菜用車接送,節(jié)假日送禮物,有困難解囊相助,家中貴重物品被保姆偷竊,為了不傷和氣,也不愿懷疑保姆,甚至還“大發(fā)善心”借10萬塊錢給保姆買房。如此做法完全破壞了雙方的心理邊界,以至于保姆把雇主家當(dāng)成了自家,這樣她就覺得雇主家的東西就是她的東西,雇主不給她就產(chǎn)生了恨。
事實上,雇主就是雇主,保姆就是保姆,她們是契約關(guān)系,真不能是一家人,你可以提高她的工資或提供一些幫助,但別讓她理所當(dāng)然地認為她可以享受你的資源。
我們大多數(shù)人對心理邊界理論知之甚少,所以很難將其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但我們?nèi)松杏龅降暮芏嚯y題、困惑和痛苦,恰恰很大程度都是由于心理邊界含糊不清造成的。
想想你的生活是否會遇到這樣幾種情況:
⊙總是被要求做這做那,結(jié)果自己的事情卻被耽誤了。
⊙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 而過分自我否定。
⊙為了遷就別人,常常放棄自己的想法和訴求。
⊙操碎了別人的心,但常常不被領(lǐng)情。
⊙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反而引發(fā)孩子的逆反。
⊙ ? 愛一個人到極致,得到的卻是無情的背叛。
以上情況統(tǒng)統(tǒng)可以歸結(jié)為心理邊界不清晰。
有的人, 不清楚自己的心理邊界
一個人沒有自我心理邊界或是邊界不清的人,很容易受到傷害。
比如對于他人的越界行為無原則的忍讓和順從,最終導(dǎo)致這種行為變本加厲;太過于看重他人的看法,總是因為別人的負面評價而喪失信心;沒有獨立意識,把快樂建立在對方滿意的前提上,等等,最后的結(jié)果都會是“受傷的總是你”。
心理邊界實際上是一個人的掌控圈、是一個人自我的邊界、也是一個人自信的根源。
這個圈不是要把自己包裹起來,而是要分清圈內(nèi)圈外。在圈里的內(nèi)在世界,每個問題都有解,可以掌控。在圈外的外在世界,問題都不一定可控。
比如,對于縱火事件中的女主人來說,自己家庭圈內(nèi)的事可掌控,可是保姆是家庭圈外的人,不可掌控,你對她再好,也掌控不了她能做什么,所以要有防備之心,更不能稀里糊涂地把她拉進圈內(nèi)來。
在與人交往當(dāng)中,你能掌控的也只有自己,永遠無法掌控別人,無論你怎么做,總會有人不滿意,總會有人不喜歡你。如果沒有自我邊界意識,沒有自己的原則和獨立判斷,反而不會贏得最基本的尊重。
有的人,為了所謂的愛人或朋友犧牲自己無私付出,但最后并沒有換來同等的回報,卻滿腹委屈的責(zé)怪人家負心或是無情。
實際上,是你自己是把情感投射到你無法控制的事情上了。你可以付出,但不要期待回報,回不回報是人家的事,你掌控不了。
所有的痛苦都是把情感投射到你無法控制的事情上了。
心理邊界就是讓人區(qū)分可控的自我世界與不可控的外在世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不可控的,要么選擇接納,要么選擇離開。
有的人,不尊重別人的心理邊界
再熟悉的親人,再要好的朋友,都需要心理邊界。逾越那道防線,會讓彼此痛苦不堪。
好比情侶關(guān)系,再親密無間,也需要各自的空間。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抓得越緊,跑的越快,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不是不愛,而是心理邊界受到侵犯,忍無可忍時只好逃離。
越是親密的人,越容易模糊雙方的心理邊界,美其名曰“因為我愛你,我才這樣對你”,實際上是愛的越深,侵犯越深,保持適度空間,才是長久之道。
心理越位也是親子關(guān)系的常見現(xiàn)象,在中國很多父母因為全心全意愛孩子,而過度掌控孩子的生活,殊不知孩子也是有自己的心理邊界的。
家長缺乏邊界意識,孩子就非常痛苦。
當(dāng)孩子的獨立需求沒法滿足,他們要么就叛逆離家,去尋找屬于自己的自由生活,要么就完全喪失自我邊界,長大后成為一個沒有自我和獨立意識的人,沒法與人合作,沒法拒絕別人或者要求別人。
總之,沒有清晰健康的心理邊界就不要指望掌控自己的人生了。
心理邊界就像一個能力圈,你必須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什么,什么是自己可以解決,什么是自己不能解決的。在能力圈內(nèi),可以盡情努力,但在能力圈之外,就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所以,不要在意人家的看法;
所以,不要一廂情愿的投入;
所以,不要沒有絲毫的遮攔;
所以,不要試圖去掌控別人;
所以,不要為外界事物痛苦;
所以,掌握好自己才是正道;
……
斯多葛派哲學(xué)認為,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尋找自己的內(nèi)在世界而不是外在世界,區(qū)分那些能控制的東西和不能控制的東西。
我們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
因此,我們要獨立,要做自己,要為自己的成長和未來負責(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