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有這樣的家長,第一天領著孩子入學,便對老師說:“我這孩子交給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錯誤,要打要罵隨你,我絕不袒護。”家長說這話時,臉上的表情絕對是真誠的,還有的家長常常到學校向老師告孩子的狀,“控訴”孩子在家中的種種罪行。臨走時往往說一句:“您幫幫我吧,我的孩子就聽老師的話!”
每當遇到這樣的家長,我都會為他們的真誠和對我們的信任而感動,同時也會感到不安:家長如果僅僅用“托付”與“告狀”與我配合,我們的教育能成功嗎?我毫不懷疑這些家長對學校、對老師的厚望,但這種“厚望”背后隱藏著一種令人憂慮的東西,這就是同樣作為教育者的家長的失職。
從教育的角度看,家長的教育者身份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現在提出素質教育,學校所進行的每一項教育改革,如果沒有學生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希望作為教育者的家長,應以教育者的眼光而不僅僅是父母的眼光去打量關注孩子。然而現實往往是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有出息,可是他們對教育幾乎一竅不通,對教育改革幾乎聞所未聞,甚至對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問題也束手無策。
我們希望作為教育者的家長,在信任教師,全力支持學校教育的同時要和孩子一道成長,與時俱進,這樣,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整理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以前的這個筆記本,打開一看,這篇短文居然是用鋼筆寫的,也沒有寫日期。想想05年買電腦之后,很多文章都是在電腦上寫成的,現在手機上的APP寫文章非常方便,連電腦都不太使用了,這篇短文應該寫的時間很長了。
看到家長當時的純樸,我非常的感慨;看到自己的反思,我甚至有些驚異。因為現在已經很難看到如此純樸的家長,也看不到對工作單純熱情的自己。合上本子,多年前的教育情景一幕幕浮現在面前。當時手機還不普遍,學生犯了錯誤,讓班上的孩子給那個犯錯的學生家長捎個話,讓家長到學校里來。不出20分鐘,不管是騎自行車還是騎摩托車還是走路,家長都會趕到學校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并配合老師給予教育。有的家長當著教師的面,甚至動手打學生,以此來表明自己對老師教育的支持。有學生生病了,叫個“港田”再讓同村孩子陪著回家,家長送孩子回學校時不光千恩萬謝,還老師車費,還要給陪同的學生發錢或者送個東西,以示感謝……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家長們慢慢地變了。很多家長,既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又偏袒孩子。孩子只要肯學習,其它方面家長可以不聞不問,甚至原則底線都可以沒有。自己溺愛孩子,舍不得批評孩子,更不準老師批評!有一個女學生學習不錯,初三了,迷戀網游,老師想讓家長配合教育,家長居然說:“國家造的電腦,不讓玩,造它干什么!”有的家長幫著孩子說謊欺騙老師,甚至為了孩子侮辱謾罵老師,更有甚者追到學校毆打老師,到教育局告老師。有一個初一學生,下樓時崴了腳。班主任通知家長,家長不光不愿接孩子檢查,還把班主任告到了教育局,嫌班主任通知他,影響他的工作。現在消息靈通,網上、朋友圈隔三差五來一個類似這樣的新聞,而看看評論,大多數都在指責教師和學校。作為教師的我們,一開始看到一兩條可能有些憤怒,見得多了,就學會了自我保護,只管教書,不敢育人了。如果一個國家,教育以這樣的狀況發展,那么不遵守紀律、規矩,違法甚至犯罪就會層出不窮。教育出了問題,社會肯定就出了大問題!
我們希望作為教育者的家長,應隨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從人格上成為孩子的榜樣,以無聲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靈。家長尊師重教了,孩子才有感恩之心,才有回報家長的孝心,才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