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談談選擇。
面對問題,我們如何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現在常態化的會員卡,辦次卡還是辦年卡竟然包含著經濟學的道理;“禮輕情意重”,送個小卡片這樣的精美小禮物最符合經濟學的送禮策略;家庭教育中的“小紅花”和“小黑叉”完全能夠替代打打罵罵成為最經濟的教育方式等等。這是英國生活經濟學大師蒂姆·哈福德在其著作《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中,用經濟學觀點給人們在生活中難題的輕松解決方案。
經濟學的解決辦法需要我們多多學習,不過在經濟學的觀點的背后,我想一定還有更為深刻的價值觀在影響我們的選擇。
我也有一張辦了四年以上都沒有開過卡的健身卡,白扔著2000塊錢。今天突然有這個念頭要復盤一下我的這個行為,到底是什么思想讓我寧愿浪費錢財也不去健身,僅僅因為我懶惰嗎?下面是對我的思考過程的小復盤分析:
選擇:是否需要去健身房
必要條件 ?重要性 必要性
1.亞健康需改善 5 1
2.健身房強度大 2 0
3.健身房有氣氛 2 0
4.健身器材好于其他 2 0
(備注:必要性只分為0和1;重要性按低到高打分為1到5)
列了幾個條件之后,就有點不想列了。
因為我知道,關于選擇,首先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者說知道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什么。其實我最想做的只是鍛煉身體改善亞健康狀態,但是對采取什么鍛煉形式,其實從表中可以看出,除了第一條,其他幾條關于健身房的種種好處我自己好像興趣并不大。我問問了我自己,我寧愿選擇快走、爬山等戶外運動方式,并不真正喜歡去健身房,所以即使有那么多錢在健身房存著,仍然不能點燃我健身的欲望。如果你說咱們去戶外爬山吧!我都會欣然前往。
這就是我自己對這件小事的思考過程的一個復盤。所以對我來說,不管是辦次卡還是年卡,其實激勵作用都不大,因為看來我真的不喜歡去。這個問題好幾年我都沒有真正想過,只是覺得自己懶。今天看到“面對問題,我們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突然開始動起了腦筋。早知道辦卡之前做這樣的思考就不會浪費金錢。
最近學習了啟動元認知能力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審視,找到自己的弱點和不足,進而去突破自己。
那么繼而深入思考下去,面對人生的幾個關鍵步驟,又該如何選擇呢?以下是我對自己進行的思考大復盤。
1.升學。
今天下午,我用元認知能力和選擇的方法對自己二十年多前考大學報志愿的選擇進行了復盤,終于不得不面對了自己當年的無知。首先最致命的是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哪怕只有一個條件,我要上重點大學、或者我要上北京上學、或者我要學一個什么專業......什么條件都沒有,作為學習還不錯的我自信心極度匱乏,沒有給自己一點點選擇的機會。所以我的選擇就是隨便、隨機,能走就行、學啥都可,最終肯定是一個不怎么滿意的結果,和殘酷的接受現實,失去了升入好大學的機會。
2.工作。
你可能說過去那么多年了,有多大的意義。是的。懊悔自己的無知沒有意義,我只是真的在應用老師所教拿自己來練習。升學就這樣過去了,其實你有沒有發現,如果自己的腦袋或者說認知能力不成長,啥事兒都會辦的如出一撤。工作也不是我真正認真選擇的,趕上了就是它了,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對公司的成長性、個人的成長性全部沒有要求,就這樣看著自己貌似一塊兒材料就和一些人在國企這個大染缸里混生活,混得黑天黑地,羽翼盡失,總覺得不是自己的地盤。
3.擇偶。
人生最重要的兩腳可以說都踢失敗了,當然,我仍然可以再選擇,我自己也有很多問題,這是后話。第三腳就是婚姻。總算踢著了。原來我以為是命運,是蒙的,撞的。現在仔細想想也有些后怕,如果我結婚再啥要求沒有,遇上誰算誰,可能我就嫁給一個熟人介紹的技校畢業的,沒準現在過不好早分了也不是沒可能。
我自己回想,當初很小,也很傻,如果說心里有條件,那真的只有一個,就是"人好"。我當時確定我找到了一個好人,我和同事解釋的時候也這么說的,因為她們不理解我找的這個好像有點窮。那么我為了說服家人和朋友,也為了說服我自己,就僅僅把著這一個條件,就嫁了。婚姻你說像買股票、像賭博都可以,反正我現在覺得這么多年就這一點還不錯。至此我也理解了,選擇最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在上邊添加必要條件,如此而已。我知道自己首先要嫁一個好人,其他的必要條件不管有什么我就當是老天給我的恩賜好了。這么多年,老天給我的恩賜不少,還是要感恩。
4.邁入四十歲
馬上快四十歲了。作為一個女人,我對衰老沒有什么恐慌,只是覺得時間好像有點短了,好些事怕做不完。
不知是哪里來的力量,我現在實際上比二十多歲的時候要踏實的多,整個人的狀態就像重生了一樣,在積極的找尋自己的路上,充滿了希望。
如果說現在也面臨著選擇,那就是選擇一種怎樣的生活方式更加適合我。這是如今思考的一個課題,不管有沒有工作,其實我已經開始嘗試了,比如寫作,讓它變成我的生活方式,讓它成我心靈的載體,讓我成我一個能量更好的人,繼而有能力去幫助其他需要的人;比如學習,找到真正熱愛的事原來覺得好難好難,既然如此,我會一點一點去嘗試;找不到不要緊,那就繼續選擇讀書和寫作吧!
有人說,治療抑郁癥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去幫助別人,其實很有道理,跳出自己,去支持更廣袤的人生,也自然解決了自己的小問題。我們都覺得自己的人生苦,其實無非是陷入了狹隘的自我當中,總有人比你苦。昨天世界讀書日,吳伯凡老師推薦大家讀書《活出生命的意義》(弗蘭克),這本書給人們展示的是一個人間地獄的洞穴里的體驗和感悟。有沒有興趣讀一讀?希望你,在閱讀之后,對待自己的人生,也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