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婚的我們對于養孩子似乎是一件遙遠的事情,昨晚突然聊起來,竟然發現,其實,在自己的淺意識里,對這件事有點思考。
老公說,以后自己可能會寵溺孩子。
我說,我可能不會,因為不想讓他從小就認為,父母給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否則,他永遠不會滿足,更不會對你心存感恩。
前幾個月去新西蘭旅行,正值圣誕節前夕,我們去當地超市買東西,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小男孩走到一排正在打折的巧克力貨架前,小男孩指著貨架上的一個巧克力對媽媽說“please~”說話間帶著懇求又期待的神情,忐忑的等待媽媽的回答。
媽媽說“just one”,小孩開心的拿起了一個抱在懷里,幸福感不言而喻。
同樣,如果在中國超市里,很多時候會上演這樣的場景
小孩說“媽,我要吃巧克力”
媽媽說“這可不行,家里不是還有沒吃完的餅干嗎?”
小孩說“不行不行,我就要這個”
如果媽媽一直不買,小孩可能不顧形象的當時大哭起來!來逼迫媽媽給自己買巧克力。
那么兩個小孩手里的巧克力都是什么滋味呢?
請求父母給自己買巧克力的孩子,心里對父母帶有感激之情,這是圣誕節媽媽給自己的禮物,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品嘗巧克力香甜的滋味。
而在超市中用大哭得到巧克力的孩子,可能會大塊大塊的吃,甜膩的感覺瞬間讓它不在喜歡巧克力,吃幾口就放在一旁,反正下次想吃什么,只要自己愿意,父母還會妥協,父母就應該給自己買!
雖然同樣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心情卻很不一樣,當我們開始孕育一個小生命,就知道,自己和世界又多了一種羈絆,除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好,還要讓孩子有更好的條件,但是,如果你教育出的孩子沒有感恩之心,或許,你的世界會越來越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