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讓我想起當(dāng)年很火的一部韓劇,孫藝珍主演的《我腦中的橡皮擦》,同樣是一個聰慧美麗的女子,遇到真愛后,突遭不幸,得了阿茲海默病,記憶力漸漸混亂減為零,大腦正在漸漸死亡。這個疾病似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彌漫在整個家庭中,考驗身邊每一個人感情。
馬修·托馬斯在《不屬于我們的世紀(jì)》中同樣描繪了一個美國中產(chǎn)階層奮斗的小家庭,突然遭遇中年危機:埃德不幸患了早年癡呆癥,又稱阿茲海默癥。
羅恩·科爾曼的《我要漸漸忘記這個世界了》,描述的是一位中年母親克萊爾,不幸遺傳了父親的基因,突然患了阿茲海默癥,她原本是一個獨立自強的單親媽媽,帶著漂亮的女兒凱特琳一起生活,后來遇到一生的真愛格雷戈,并有了一個可愛乖巧的小女兒埃絲特。一家四口其樂融融,每個人頭上懸著一把達(dá)摩克利斯劍。與韓劇唯美風(fēng)相比,這部小說更傾向于訴說親情和愛情。
不得不承認(rèn),羅恩·科爾曼對于阿茲海默病非常了解,通過其筆下的文字,阿茲海默病感同身受,對于疾病以及經(jīng)歷這種疾病心態(tài)的描述,入木三分栩栩如生,這個病到底恐怖到如何地步呢?
克萊爾原本是一個聰慧伶俐的老師,但是疾病開始入侵她的大腦,思維開始不受控制,她開始漸漸忘記自己生在何處,忘記路、顏色、家、時間以及愛人。她每天都活在恐懼和焦慮之中,只要腦中的血栓開始活動,她就開始出現(xiàn)迷霧,從一個理智頭腦清晰的女王變成一個失憶癡呆的弱智。只要有一點點猶豫,注意力稍微不集中,她就會不受大腦控制,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大腦開小差停止過濾,讓一些最原始的帶有小規(guī)模殺傷性的詞句隨時冒出來。
格雷戈是第一個被阿茲海默病化為“敵人”的人,她開始無法和他正常相處,她能認(rèn)識媽媽露絲,認(rèn)識兩個可愛的女兒,但是已經(jīng)排斥老公,曾經(jīng)的最愛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格雷戈送給她一本記事本,這個家,為了能拴住各自的親人,開始在記事本上記錄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最有意義的回憶,這些文字在幫克萊爾重溫過去和現(xiàn)在。
在這本記事本里,克萊爾的母親露絲回憶克萊爾的出生,回憶克萊爾曾經(jīng)第一次意外懷孕,當(dāng)女兒毅然決定生下這個未婚的孩子,露絲說她也不過是個孩子。當(dāng)克萊爾偶爾清醒的時候,找到回來的路,她和母親說她拖累了她,原本露絲可以安享晚年,過著安逸的退休生活,克萊爾想離開母親,露絲說只要她還在喘氣,就不會離開。當(dāng)克萊爾說自己做的不夠好,給這個家庭帶來太多打擊,母親說:“你不必那么優(yōu)秀!”
從“不過是個孩子”到“不會離開”再到“你不必那么優(yōu)秀”,在露絲身上,讓人感受到這個偉大的母親,盡自己所能,付出一切。一句不必那么優(yōu)秀,已經(jīng)足夠撫慰飽受折磨的克萊爾。露絲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克萊爾父親身患這個疾病最后離開她,女兒不幸重演悲劇,她想抓緊女兒,想保護(hù)她的一切并為了她的安全限制她的自由,克萊爾在剛開始從恐慌到憤怒,她以為自己是個正常人,結(jié)果在母親眼里,她已經(jīng)開始不正常了。她們母女之間,常常會發(fā)生沖突和爭論,漸漸地,母親開始說出內(nèi)心的愛,克萊爾明白這不過是因為愛才會過度關(guān)注。她們因為疾病,認(rèn)識到彼此更重要。
克萊爾的大女兒凱特琳,在媽媽突然患病時,自己卻也經(jīng)歷了一些人生大事,和母親的故事重演,她愛了一個不該愛的渣男,意外懷孕和退學(xué),已經(jīng)足夠讓她頭大,但是母親開始生病,在生病的時候告訴她還有一個未曾謀面父親的存在,凱特琳一直一位父親只不過是個沒有責(zé)任心的花花公子,結(jié)果當(dāng)她得知她的生父從未知道她的存在,她開始逃離這個家。
這個家并沒有被一件件重大事情打倒,克萊爾離開,露絲和格雷戈去找;大女兒離開,克萊爾和外婆一起去找;她在努力尋回到正常的軌道,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呵護(hù)她,把她當(dāng)做特殊病人對待,唯有小女兒埃絲特,卻因為阿茲海默,成為媽媽最好的朋友和監(jiān)護(hù)人。這讓我想起類似的電影《本杰明·巴頓奇事》、《時間旅行者妻子》《初戀50次》,這些患有間歇性失憶的人,穿越在過去和現(xiàn)在之中,愛超越了疾病。
看到最后,看到格雷戈的全名是格雷戈·萊恩,真相大白,才明白過來克萊爾在外面邂逅的帥哥就是自己的老公,但是她全然把家和外面隔離開,即便是她覺得自己遇到真愛了,她還是趁著迷霧散去時告訴萊恩,他們不能彼此相愛,她還有家人和老公,她需要陪著他,因為他們先愛的她,她不能離開他們。萊恩其實就是格雷戈,只是她分不清楚外面的萊恩和家里的格雷戈,羅恩·科爾曼很羅曼蒂克,即使是失憶了,我依然記得你。
這個不畏艱難時間的旅行者,每一件事,對于她來說,都是最后一次或者說是第一次新的開始。
我會一直愛著你,哪怕我不記得。
這是一本記錄愛的告別儀式,克萊爾和家人,家人和克萊爾,她們分別以自己過去和現(xiàn)在的愛,來和克萊爾告別,母女之間,夫妻之間,她們在拾起曾經(jīng)的美好回憶,重溫曾經(jīng),定格現(xiàn)在,想穩(wěn)住,想拴住,想抓住克萊爾。或者說,她們在同阿茲海默氏癥賽跑,克萊爾是時間旅行的中間者,她在清醒和迷茫之間徘徊,是愛和親情一次次地拉著她的心,讓彼此靠近。對于她來說,每一次的清醒,都彌足珍貴,都是一次新的告別或者是開始,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在未知的倒計時中,她身上有一顆紐帶,那頭系著她放不下的人,她努力地攥著,我會一直愛著你,哪怕我不記得。如果說失憶也能算一件好事,大約可以安慰為,每一次的失憶都意味著我們彼此重新開始,重頭來過。每一次倒帶,齒輪倒回,總會有相遇的那一次,總會碰到彼此熟悉的旋律。橡皮擦可以擦去回憶,好在也會遺留一些經(jīng)過的痕跡,克萊爾沿著律動的齒輪,在迷霧中尋找丟失的記憶碎片,這是一場艱辛的長途旅行。這也是我唯一想給予這場艱難的旅行更名為一次次唯美的邂逅。只不過,她是新的第一次,他是倒計時中的最后一次。
她告訴兩個女兒,外面的一切可能會崩塌,但是最后能留下的,是給予的愛和獲得的愛,每個人在她的身上,看到勇敢和堅強鎮(zhèn)定的力量,每個人在告別儀式的時候,都學(xué)會珍惜當(dāng)下,不想推遲快樂,學(xué)會勇往直前。
合上羅恩·科爾曼的《我要漸漸忘記這個世界了》,我覺得更應(yīng)該珍惜身邊人,突然想緊緊地抱住我所擁有的一切。如果世界能定格,我想能擁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