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并沒有讀過朝鮮古代詩歌,今偶讀許楚姬的一組《楊柳枝詞》五首,不覺大為驚異。閑話不說,先看作品。
? ? ? ? ? ? ? ? ? ? ? ? 一
? ? ? ? ? ? ? 楊柳含煙灞岸春
? ? ? ? ? ? ? 年年攀折贈行人
? ? ? ? ? ? ? 東風不解傷離別
? ? ? ? ? ? ? 吹卻低枝掃路塵
? ? ? ? ? ? ? ? ? ? ? ? 二
? ? ? ? ? ? ? 青樓西畔絮飛揚
? ? ? ? ? ? ? 煙銷柔條拂檻長
? ? ? ? ? ? ? 何處少年鞭白馬
? ? ? ? ? ? ? 綠陰來系紫游韁
? ? ? ? ? ? ? ? ? ? ? ? 三
? ? ? ? ? ? ? 灞陵橋畔渭城西
? ? ? ? ? ? ? 雨銷煙籠十里堤
? ? ? ? ? ? ? 系得王孫歸意切
? ? ? ? ? ? ? 不同芳草綠萋萋
? ? ? 看這三首已經足矣,后面兩首內容手法相似,茲不贅述。
? ? ? 不知看官作何感想?
? ? ? 詩雖算得純熟,然而句句似曾相識,毫無新鮮面目,不僅沒有原創性可言,簡直就是翻版。遣詞造句,顛來倒去,寫的不過就是灞橋別柳而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李白早已寫過,很多詩人也已寫過,需要重復嗎?
? ? ? 也許有人要說,既然許多詩人寫得,為何許楚姬就寫不得呢?這倒是問得好。楊柳代表贈別意象,這是漢詩舊傳統,名句不勝枚舉,然而風格都不盡相同,都必有詩人主觀情緒,都必個性鮮明,只是這許氏詩人所寫,僅是將典移來借用,甚至看不出任何脫化,雖然也見依依態度,卻是用自己的口抒了前人的情。
? ? ? 我因好奇,上網搜了下許楚姬其人,才知其出自朝鮮文學世家,她生活的年代,相當于中國的明代萬歷年間。網上還有人拿她和李清照作比較論文,無心細賞,不知一宋一明,會是怎樣拉上關系。我看別說是李清照,還不就是連張清照也不如。
? ? ? 許氏詩人存詩兩三百首,我因新得她的詩集,隨后又翻看其他,感覺尚可。也許就這五首《楊柳枝詞》而言,算我斷章取義,但是就事論事,卻也仍然覺得詩不該是這樣寫的。許是朝鮮人,我也并非因為國籍而看低她的漢詩,古代朝鮮、日本和越南的許多詩人的水平都相當地高,從整體的漢詩圈來說,都在同一文化色彩當中,其實并無國界界限。我只是就作品而言。
? ? ? 不知這樣寫詩是否代表一種現象,現在也仍然有為數很多的摩古派詩人在不斷地重復著一千年前的詩人的套子,并自以為正宗,但如果詩是這樣寫的,那詩就完了。我其實于詩是個外行,也只有外行才敢說點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