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小明五歲,舅舅給他買了兩輛玩具車,可是一臺跑得快,一臺跑得慢,他很好奇,這是為什么呢?于是他就學著爸爸修理東西的樣子,拿工具把兩輛玩具車拆了。媽媽回家發現車子成了零件,氣的把小明打了一頓,小明說,“媽媽,我只是想知道為什么車子一個快,一個慢。”媽媽生氣的說“哪里有這么多為什么,這玩具要好幾百呢,你怎么就這么不愛惜,下次不給你買了。”小明再也不敢去想為什么了。
? ? ? ? 小麗三歲,有一天她把自己喝的牛奶給倒花盆里了,媽媽生氣說,“你怎么這么浪費!”小麗委屈地說,“老師說,喝牛奶長的高,我想小花快點長高。”媽媽說“你傻呀,牛奶是給人喝的!快去睡覺,不然媽媽生氣了!”小麗很委屈,有什么新想法也不敢再試了。
? ? ? 小軍四歲,他很喜歡問為什么。“爸爸,為什么飛機會飛呀?”“為什么電視機可以看動畫片呀?”“媽媽,為什么火車這么長呀?”可是,每次都沒有得到回答。“別吵,爸爸在工作呢。”“飛機不會飛叫什么飛機呀。”“去玩你的,沒看到媽媽在忙嗎?”小軍再也沒有問過為什么。
? ? ? 看到這三個故事,作為父母的你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故事中父母的做法你是不是也曾經做過?我做過。對于孩子的問題,我總是敷衍了事,有時候,因為在忙,也會很不客氣的拒絕回答。
? ? ? ? 可是,現在,了解的知識多了之后,我后悔了,我發現孩子對新事物好像不那么感興趣了,也不再問東問西,出去外面,也是一個乖寶寶。我親手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 ? ?
? ? ? 心理學家伊恩·萊斯利,認為「好奇力」是被很多人低估的一項能力,相比擁有毅力、積極樂觀等特質,保持好奇心,才是獲得成功的最大驅動力。倫敦大學的學者也通過調查發現能使人表現卓越的能力,除了智商和責任心之外,影響力最大的就是認知需求,也就是好奇心。
? ? ? ? 亡羊補牢,未為晚矣。希望現在培養孩子的好奇心還來得及。具體要怎么培養呢?
? ? ? ? 首先,要自我提升。自己都不懂的事情,想回答孩子也回答不了呀。
? ? ? ? 第二,隨時回答孩子,不能敷衍了事。使孩子保持積極想問題的好習慣。
? ? ? ? 第三,鼓勵孩子多動手。作為媽媽,總是怕孩子受傷,這就限制了孩子去嘗試新事物。所以要學會放手,只要在孩子嘗試的時候,父母在一旁時刻關注,總不會有什么危險的。
? ? ? ? 守護好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保持求知欲,才能更有發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