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世紀的第一個教師節,一早起來,坐在窗前,望著透進窗內的第一縷陽光,我感慨萬分。記得1985年的9月10日,我剛踏入師范大門一個星期,迎來了我們國家的第一個教師節,學校舉行慶祝教師節的聯歡晚會,班主任老師要我在晚會上朗誦一首贊美老師的詩,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我選了一首題為《輕一點,再輕一點》的朗誦詩,當時的我由于過度緊張,再加上是生平第一次在這么多人面前表演,竟然在臺上只朗誦了一半,把后面的詩句全忘了,幸好主持人幫我解了圍,才使我不至于過分的尷尬。事后我想班主任老師肯定要批評我了,可出乎我的意料,班主任老師不光沒批評我,反而笑瞇瞇地摸著我的頭說:“沒關系,爭取以后朗誦得更好。”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次,使我開始不怕任何的失敗,并能正確地面對自己的失敗和所遭遇的不幸。
這又讓我想起了去年11月1日的那堂由我們語文研修班全體學員參加的公開課,在師傅王崧舟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在金近小學上了一堂我教學生涯中聽課人數最多的公開課,由于我沒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教案,再加上一遍也沒試教,結果上得很不成功。王崧舟老師的評課一下子擊中了我的要害,他針對我的課提出了這樣三個問題:1、如何讓學生充分地讀?2、如何在放的過程中進行調控?3、如何處理好語文創新教育與打好學生語文基本功的關系?聽了王老師的評課,我是更加地佩服王老師了,他的這三個問題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自己的教學水平與這三點要求尚有較大差距。午后在王老師即將離開我校之際,我私下跟王老師說我的課上得太不好了,當時王老師反問了我一句:“誰說你上得不好?好的。”王老師的這句話讓我再一次拾起我的自信。在后來的課堂教學中,我一直在思考著這三個問題,發現自己的課是越上越不會上,越上越上不好,我感到彷徨,痛苦,迷茫……整整兩個學期。
暑假里,我一次又一次地反思自己十幾年來的教學,發現自己不知走了多少的彎路,做了多少對不起學生的事兒,幸好從99年的11月17日那天開始我成了省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的徒弟,有了這么一次渴望已久的拜師經歷。從王老師的治教和帶徒中我開始一點點地讀懂了他。如今,王崧舟老師已去杭州工作,上次餞別時,王老師的一番話時常回響在我耳旁,他說:“春暉中學是我們上虞的第一所名校,昨天我從《上虞日報》上看到說金近小學是繼春暉中學之后的又一所名校,我希望你能成為金近小學一朵亮麗的迎春花。”是呀,王老師對我寄予了這么大的厚望,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 ? ? ? ? ? ? ? ? ? ? ? ? ? ? 金近小學? 葉迎春
? ? ? ? ? ? ? ? ? ? ? ? ? ? ? 寫于2001年9月10日
補記:后來,是在多年之后的有一天,我在我爸媽家找到了當年師范里老師拍攝的這張照片,才發現我的第一次上臺朗誦是在學校慶國慶的活動上。是的,那是1985年我剛入師范大門還不到一個月,記得那次參加活動的除了我們第一屆普師生,還有兩屆民師班的老師,而我是當時全場年齡最小個子最小還只有十三周歲半的一個小女孩。對了,當年我讀師范時的學號是13號。
瞧,這就是我當年的模樣,我的初中畢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