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冰島一年之后,我沒想到這片干凈的土地居然也染上了病毒。
看來全球疫情之下,這個北大西洋中的小島國也無法置身事外。早在2月底,一個從意大利歸來的滑雪愛好者就將病毒帶到冰島。目前冰島確診人數已經超過1790例,我用確診數占人口比例排列了一下各國疫情,冰島居然是最嚴重的。
畢竟這個國家的人口只有不到37萬,還不如中國的一個小縣城來的多。但冰島的國土面積并不小,比韓國還要大,而只比中國的浙江省小一點點。
冰島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人煙稀少,耕地匱乏,幾乎無農業可言,絕大部分商品只能靠進口。因為一無所有,冰島一直以來都是北歐五國里最沒有存在感的。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個特別的國度越來越被人所熟知,這幾年來成了網紅旅游地,以至于冰島不得不興建酒店,應付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我便是其中的一員。
去年到達冰島的時間正好是4月初,歐洲剛剛從冬令時轉為夏令時,冰島除外。夏令時是為了最大化利用太陽光,少開燈,省電。冰島這樣的高緯度國家,日照時間極長,極晝下雷克雅未克的黑夜也就幾個小時,哪還用換夏令時啊。
況且冰島是世界上最不缺水缺電的國家之一,融雪補給足夠他們用了。歐洲一些國家甚至將鋁土礦運到冰島,利用冰島豐富的水資源進行提煉。而冰島呢,用水換了歐元,還能給自己貧瘠的地表留下點土壤,一舉兩得。
壹
飛機降落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時間是當地時間晚上10點之后,天還未全黑,機場周圍一片荒涼,有種到了世界盡頭的感覺。
驅車到市區,密集的路燈光從身后一晃而過,因為不缺電,這些燈沒日沒夜的亮著,讓人瞬間從荒涼感中抽離而出。
但這也僅僅是在雷克雅未克,作為世界上最北的首都,放在很多地方就是一座小城,卻是冰島唯一可以稱得上是城市的地方。
你無法想象,超過70%的冰島人生活在這座小城中,剩下幾萬人才零星散落在一些小村莊里。
從雷克雅未克驅車半小時就能到達荒郊野外,一片荒蕪,渺無人煙,仿佛置身于外星球。
離開雷克雅未克,肉眼所及之處,盡是荒蕪。
這座年輕的火山島,境內多分布沙質地,土壤嚴重沙化,森林覆蓋率只有不到可憐的1%,童山濯濯,久不久才能看到稀稀拉拉的草地。
據說,當年美國為了培養宇航員,在全世界找一塊像月球的地方。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冰島被選中了。所以也有人說,這輩子反正是去不了月球了,那就去冰島吧。
這種高級灰的調調,看著就不像在地球。我們常常說的北歐風,精華就是性冷淡,但我覺得性冷淡都不足以形容冰島的冷峻和凄荒。
冰島這個名字,加上位于北極圈的邊上,很多人可能認為它很冷。其實不然,一股北大西洋暖流從南面流過,讓冰島的氣候沒想象中那么可怕。就像西班牙受地中海暖流折磨,比國內許多低緯度城市還要炎熱。
當然它也不是不冷,2到4月份的冰島是風雨雪的天氣,大地一片白雪皚皚,目光所及之處,感受不到一絲生的氣息,盡是化雪后從地面傳來的冰涼和呼嘯不止的狂風,這大概就是村上春樹筆下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如果遇到極端天氣,行程就要被迫取消,據說曾經有輛旅客大巴在路上開,直接被風吹翻。開始我還不信,直到我在黃金瀑布拍照時,可算體驗了一回什么叫“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地拍”。
在瀑布邊上,大風刮得根本站不住,盡管戴了加絨手套,雙手還是要時不時放回羽絨服口袋回暖,然后戳戳臉頰,否則會被凍壞。我沒給相機套上防風套,在極寒中迅速耗掉了兩格電,沒拍幾張人也凍得受不住了。
貳
冰島沒有地鐵,沒有火車,沿一千多公里的1號環島公路行駛,基本上能走完冰島的精華景點。
東行到達冰川公園,一路向北則看見風光綺麗的西峽灣,這些地方我都沒去,在網上找了幾張圖片給大家看看。
沒有樹的冰島,卻到處都是冰山,冰川覆蓋率高達10%以上。冰川融水不僅給冰島帶來豐富的水資源,還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絕美瀑布,比如黃金瀑布,還有電影《普羅米修斯》取景的黛提瀑布。
不過知名度和出鏡率最高的還是斯科加瀑布。
電影《白日夢想家》里,主人公來到尼泊爾,攀登喜馬拉雅山的這個畫面,其實是冰島的斯科加瀑布。影片的所有取景其實都在冰島,也有不少人看了這部電影,才萌生了去冰島的念頭。
至于《權利的游戲》,就有太多的景取自冰島了,不管是長城以北的霜雪之牙,冰川公園的絕境長城,還是異鬼攀爬長城的眾神瀑布,原型都是在冰島拍的。
還有劇中和長城以北沒什么關系的地方,取自冰島的辛格韋德利森林公園。說是森林公園,其實并不森,但夏季的景色卻足夠遼闊和盎然。據說,游客還能在公園里找到專殺異鬼的秘密武器“龍晶”。
還記得第八季中龍母和雪諾激吻的畫面嗎,背景正是斯科加瀑布。雖然做了特效處理,疊加了其他結構,但還可以看出原型就是斯科加瀑布。
話說回來,斯科加的名字音譯自冰島語Skógafoss,我也不知道怎么念,冰島語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之一,我連英語都學不好,普通話都說不利索,更何況冰島語呢。
Skóga字面意思是森林,Foss是瀑布,所以斯科加瀑布也叫森林瀑布。
說是森林瀑布,但乍一看,四周圍一片光禿禿,一棵樹也沒有,更別提什么森林了,為啥叫森林瀑布?仔細一看,難道是指瀑布前的一小撮灌木?
冰島人可真有意思,按照他們的自嘲,森林瀑布自然是被森林包圍的意思,但在冰島,只要在森林迷了路,別慌,站起來就行了……
森林瀑布還有一個綽號,彩虹瀑布。
瀑布從五六十米的高空墜落,濺起的小水珠遇到陽光,產生彩虹,天氣足夠好的時候,還能看到雙彩虹。我到的時候正好是晴天,有幸看到了雙彩虹。
不幸的是,離開瀑布后我才聽別人說,如果見到雙彩虹一定要許愿,它會給你帶來好運。
叁
所謂“冰與火之歌”,冰島是再好不過的詮釋。
島上有100多座活火山,那些被冰封的火山休眠期不長,冷不丁就爆發一下,想想就很刺激。
火山對環境和生物的殺傷力不言而喻,釋放有毒氣體不說,火紅的巖漿所到之處,房屋燒毀,生靈涂炭,好一片世界末日般的景象。
歷史課本上沒告訴你,當年法國爆發大革命,冰島火山才是導火線。那年冰島火山大爆發,火山灰一路飄到法國,原本就民不聊生的法國雪上加霜,農民這才揭竿起義。
火山活躍,地震更是家常便飯。但生活在冰島的人,對地震和火山已經習以為常。地震了,他們仍舊淡定地敲鍵盤,好像什么也沒發生;火山爆發了,只要沒把雷克雅未克淹沒,大家就照常上班,有人還要乘坐直升機看巖漿,全然沒把自然災害當回事。
豐富的地熱還為冰島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景象,間歇噴泉。
我看到的間歇噴泉,每隔五六分鐘噴發一次,水柱可高達十幾米。剛開始我不知道那是噴泉,第一次靠近噴發時被嚇得不輕。
造物主的神奇,很快被冰島人玩壞了。冰島有個避孕套牌子,設計靈感便來自間歇噴泉、火山、極光等自然景象,品牌名稱很形象:Enjoy Oour Nature。
來,感受一下,是不是比杜蕾斯還污。
這還不是最污的,雷克雅未克有座丁丁博物館,收藏了世界上最多的陰莖,一共來自90多種動物的280個丁丁,有迷你的也有大號的,也有短的也有超長的,據說女游客很喜歡去那參觀,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尺有所短啊。
想不到吧,單純的冰島人重口味起來,比他們的黑暗料理還喪心病狂。
其實,樂觀、有趣、會玩才是冰島人最真實的一面。身處北極圈,冰島的夏天太陽剛落山又迎來日出了,白晝能有20個小時,可以盡興地玩。而到了冬季,天亮沒多久夜幕就降臨了,白晝只有不到5個小時,幾乎都是黑夜,夜生活從中午就開始了,爽啊。
有人說,也難怪冰島這么點人口,卻有這么多優秀的作家和音樂人,誰讓他們要么每天泡在酒吧里,要么宅在家里看書呢。冰島的人均購書量世界第一,讀書和音樂是他們的人生兩大樂趣。
載我們的大巴司機,窗外風雪呼嘯,全車人昏昏欲睡,只有他戴著墨鏡和耳機,聽著音樂,時而搖頭晃腦時而做打鼓手勢,搖滾得不行。
除了閱讀和音樂,冰島人還有一大極樂,泡澡。
冰島是全世界天然溫泉最多的國度之一,泡溫泉是他們的全民休閑項目,跟中國大媽跳廣場舞一樣隨處可見。泡澡對冰島人來說就是社交,他們在溫泉里泡出了友情,愛情,當然也可能是婚外情。
肆
躁動的火山為冰島帶來了豐富的地熱資源,所以冰島也是全世界天然溫泉數量最多的國家。大大小小的天然溫泉有200多處,你想怎么泡就怎么泡。
去冰島不泡溫泉,就等于白去了。在去藍湖之前,曾徒步幾公里山路,找到了一處無人經營的野溫泉,幾個豐乳肥臀的外國妞在泉中游泳,我們也沒好意思下水,又原路返回。
所以第二天到藍湖時就饑渴得不行了,一泡就是兩三個小時,爽到不想離開。
藍色瀉湖(Blue Lagoon)很多人應該都有聽說,算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溫泉之一吧,就在雷克雅未克近郊,冰島旅游業的招牌。很難相信,這么大一個露天溫泉,竟然在一片荒蕪的黑色山熔巖之間,溫泉呈牛奶般的藍色,水溫恒定38度,水霧繚繞其間,宛若仙境。
據說藍湖水中含有獨特療效的活性成份和礦物質,湖底還有具有美顏健膚功效的天然白硅泥,大家在泡溫泉時都會去領一份抹在臉上,白乎乎跟面膜似的,一定時間后再沖洗干凈,人人有份。
我也抓了一把抹在滄桑的老臉皮上,點一杯酒,邊泡邊飲,再拍下一張非常裝逼的照片。那時候我身材還未發福,發量尚可,現在已經一言難盡了。
會玩的冰島人,甚至將音樂節場地搬到藍湖邊上,音樂、啤酒、溫泉都有了,有生活如此,夫復何求?
冰島人最會享受孤獨,也最容易滿足。
盡管大部分商品依賴進口,沒有物華天寶,沒有繁盛品類,加上連續幾個月見不到陽光,經常性遭受狂風、暴雪、地震和火山襲擊,但冰島人并不過分迷戀物質,惡劣的自然環境并不影響他們偏安一隅的幸福感。
知足的冰島人總是“因禍得?!?。08年金融危機,冰島破產了,克朗的貶值反倒刺激了旅游業的興旺;10年冰川爆發大火山,反而讓冰島聲名大噪,很多人將目光聚焦到這個小島國。
一來二去,旅游業成了冰島的支柱產業,老美是冰島旅游的半壁江山。有了dollar,冰島很快變成了全球人均GDP、世界幸福指數排名靠前的富裕國家。
上回我提到過,現在的冰島不缺錢,高薪酬,高稅率,但社會福利極好。老人不愁養老,生病不愁沒錢,政府會掏錢給你治。
所以他們跟我們不同的地方是,中國父母“養兒防老”觀念根深蒂固,冰島的老人卻個個搶著要進養老院,因為那兒的條件實在太好了。
伍
冰島人這種樂觀積極的性格,大概是祖傳的。
這座年紀輕輕的火山島,最先挪威維京海盜發現,他們大概在中國的唐朝年間登島定居?,F代冰島人都是當年這批海盜的后代,骨子里還有維京海盜的浪漫、感性和狂野。
移民的海盜們登島后,決定召開一次會議,于是冰島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民主議會。會議的遺址就是今天的辛格韋德利國家公園,冰島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為此冰島人還特意在周圍種了幾棵樹,不容易啊。
到了13世紀,冰島爆發了內戰,被挪威國王管制;再后來,冰島又被丹麥人統治了682年。直到1944年,冰島終于獨立了,隨后實際上又被美國統治,911事件之后,美國的野心沒那么大了,逐步從冰島撤走軍隊,只對你進行“云保護”。
冰島歷來產業單一,匱乏的耕地使得他們完全沒有農業可言。為了活下來,冰島人只能揚帆出海,靠捕魚為生。吃不完的魚就做成咸魚,再從其他歐洲國家那里換回點糧食。
然而,北大西洋的天氣極其惡劣,千百年來,冒險出海而葬送生命的冰島人不計其數。維京時期,冰島人設計了一個圖騰,形似雪花和船舵,寓意是保佑出海平安,至今依然是冰島的一個標志性存在。我在嘉倩的小鋪【騎鯨去冰島】買過一件漂亮的防曬防水衣,上面就有這個圖案。
現在好多了,不僅旅游業發達,副業也發展得有模有樣,比如前文說的冶煉。為此冰島人很忙,人手本來就不多,人工智能能解決的,就別麻煩人類。我在冰島的機場就感受過,幾乎沒有客服,一切自助。
很多冰島人為此被逼成了斜杠青年,身兼多職,比如他們的前首相大衛·奧德松,是科班出身的詩人;前外交部長,兼任理療醫生;還有俄羅斯世界杯逼平阿根廷的冰島足球隊員們,大多都有第二職業,業余時間才踢踢球。
如果說冰島還有農業,那也只是畜牧業。冰島的畜牧業一直走高端路線,畢竟綠色無污染,價格也是歐洲同類產品中最高的,而其中最出名的當屬羊肉。
每年4月份過后,氣溫逐漸回升,農場主們將羊群放養,任其在山坳草地間自由行走,餓了就吃嫩草,渴了就喝冰水,別看他們的羊圓乎乎的,但肉質倍兒美。
到了秋季,就是冰島吃羊的季節,首都的大街小巷都能買到鮮羊肉,我在一家華人開的中餐館吃過他們的羊肉,實在美味,一點也不膻,國內黑山羊什么的都比不了。
有個從小在牧場長大的冰島女孩說,雖然家里窮得沒錢,但打開冰箱全是肉,哈哈。
這就是冰島人,知足且樂觀。新冠病毒蔓延之后,冰島開始關閉公共場所,禁止集會,要求從風險地區回國的人居家隔離14天。雖然確診比例高,但冰島的疫情還算樂觀,相當一部分屬于無癥狀患者。
一些樂天派和閑不住的冰島人還跑出門去玩,在網上曬各類花式游戲,林業局索性發出倡議,建議民眾去擁抱樹木,前提是不要一幫人扎堆抱同一棵樹,真是笑死我了。
陸
在冰島一片肅殺、冷冷清清的日子,總讓人失去對夏天的想象力。
這里沒有中國超市,幾乎買不到中國食物,大部分進口商品價格昂貴。冰島的物價有多貴呢,舉個例子,我在維克小鎮的Sudur餐廳點了一份“大餐”,一塊雞脯肉,一點薯條,幾片沙拉,花了我3950克朗,折合人民幣240多元。
維克小鎮位于冰島的最南端。說是小鎮,不如說是小村莊,整個鎮子也不過幾百人。小鎮前面是著名的黑沙灘,這里的沙其實是顆粒狀的火山熔巖,沒有淤泥塵土,捧在手里纖毫不染。黑沙灘再往前看,就是大西洋了。
我從Sudur餐廳步行回一公里外的Kria酒店,太陽的余光已經消失殆盡,路燈亮起,寒風清冽,四周圍什么聲音也沒有,只聽見靴子踩在雪地上的沙沙聲。
在這樣安靜的時刻,總是下意識抬頭看看夜空有沒有極光。
那天陽光特別好,預告說會有3級極光。酒店服務員說如果有就給房間打電話,一直到24點沒有來電,我定了夜里3點的鬧鐘。起來穿好羽絨跑到雪地一看,夜空除了依稀星光,什么也沒有。
第二天吃早餐時談論到極光,鄰桌的上海大哥坐不住了:“你3點才看啊,我們11點就看完了,就在黑沙灘那邊有……加我微信吧,今晚如果還有我帶上你!”
我說:“好的呀。”
南岸黑沙灘上還有一個小眾又迷人的景點,飛機殘骸。
1973年,一架美國空軍飛機迫降在此,由于維修費用太高,美軍干脆讓它靜靜地躺在那,直到如今被雨水沖刷成高級灰,反而成了冰島的熱門拍照地。
今年1月份一條新聞上了熱搜:兩名中國游客在冰島意外身亡。冰島警方給出的信息是:一男一女,年齡均為20歲左右,排除他殺可能。
事發地點正好就是黑沙灘的飛機殘骸。有人猜測會不會是殉情,畢竟很多年輕人都聽過《北歐是我們的死亡終站》那首歌,選擇在此地殉情,多了幾分凄美。
但后來證實兩人的死因是體溫過低,很多人因此推斷這是一場意外的悲劇。如果這對情侶是自駕游,必須將車停在路邊,然后坐專門的大巴,或者步行4公里荒野才能到達飛機殘骸。
我想,他們當時正好碰到極端天氣,漆黑的四周圍一片荒野,無標識無邊際,人在那樣的環境中很可能凍死在絕望中。
柒
盡管如此,很多人偏偏為冰島這種慘淡的荒蕪感所著迷。
有人專門跑去那拍婚紗,度蜜月;有迷茫的年輕人跑去冰島的小鎮居住,自我療愈;有人不習慣外賣的大城市,又回到了冰島;有人來到這里之后至此愛上這個國家,一輩子沒有離開。
《樂隊的夏天》期間,我去采訪吳青峰,他正好談到在冰島的感受。那時候蘇打綠休團,他們需要停一停,等一等自己的靈魂。
因為從小喜歡冰島歌手比約克,吳青峰一直好奇,被稱為“人類的終極孤獨”的冰島,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追尋著比約克的步伐,吳青峰踏上了冰島的土地。夏天的冰島仍覆蓋著白雪,每天都是不一樣的風景,今天看到冰川,明天看到茂密草原,仿佛進入異次元般的世界,曠遠的景色像是孤獨的盡頭。
但在那兒吳青峰并不覺得孤獨,而是一種久違的自由,他和家凱在涼風習習的曠野一彈一唱,找到了做音樂的初衷,他對這樣的時刻倍加珍惜。
跟他的聊天中,我大概明白了他喜歡冰島的理由:在那些獨處的時刻,沒有外界的干擾,找回最初的感受和狀態:噢,原來我是這么活過來的。
嘉倩在《明天就要去冰島》里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她采訪的一位冰島長途車司機對她說:
“冬天,暴風雪太可怕,車窗的裂縫都是被砂石砸出來的,不過,極光下開車感覺很爽。和你說個故事,去年冬天,我路過中部的一個荒原,鬼使神差,走下車,站在一片黑暗寂靜中,天地之間獨我一人,整整二十分鐘。我呆住了,靈魂也呆住了,突然落下了眼淚,被什么東西擊中內心一樣,好像是大自然的呼喚,那種感覺很強烈,很親切,像是出生時候就有過,但很久以來我遺忘了的,只有回歸到大自然,才會重新想起?!?/p>
我們都受夠了每天活在智能手機里的生活,當我們卸下包袱,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想一想我們所認知的世界,一切如此真實,又如此強烈。
那天,我獨自一人從彩虹瀑布邊上的小道拾級而上,這是夏季時冰島最有名的徒步線路起始點。一直走了二十多分鐘,登頂能換個視角看瀑布。
然后再往前走,一直走一直走,四周圍寂靜無人,其實走得越遠,內心越是蔓延著荒蕪,不占有世間的資源和權力,人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如此孤寂和渺小。
有位獨居冰島創作的法國作家說過:
“很久以前就在水手之中流傳一種說法,來到冰島,離開的時候,沒有人會仍是原來的他自己。在冰島生活的每一天,醒來,你不再會是原來的模樣。”
- END -
文 / 張先森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張先森的自留地
特別感謝:@嘉倩在冰島 @時差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