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大中午與一家財富管理的CTO約好抽時間面試下,是人家面試我。高管都是事務繁忙,上著長江商學院的課,中午飯點做面試。我見了人家是一臉的抱歉打擾啊。因這次面聊印象深刻,給我的啟發挺大,這是人生成長路上的一次高人面對面的指點經歷,而這樣的機會太少了,因此為今天的幸運經歷特意做下記錄,方便回顧總結。
這位高人的名字在此不方便透露,暫且以CTO代稱。CTO花了不到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了解分析了如下方面
1,個人簡歷
頻繁跳槽,站在企業的角度,這樣的員工進入本公司很可能會再次跳槽。之前的前兩年工作經歷與目前的工作兩不相干,對職業生涯來說算是浪費可惜了,誰說不是呢我早就有這樣的感悟。
把換工作的原因主要歸功于公司,個人身上沒有問題嗎,我也一直在找個人身上的問題,比如需求不夠明晰,交接物要保質保量。
企業從概率論角度,分析這樣的員工是不好的。
2,專業沉淀
一年換一次工作,專業領域知識技能沉淀不夠,需要沉下心做事情,做了三年的金融產品,對金融還是不了解。不了解金融行業談何說做互聯網金融產品,現在說做互聯網產品沒有意義。懂金融行業,懂業務,才能做好金融產品。
3,產品思維
為什么要做這款產品,產品的目標,做好產品的衡量標準是什么,為用戶做好用貼心的產品,這都是過程。提高用戶體驗,樹立好的口碑這是中間過渡目標,問題就在于平常的工作我是以這個中間目標為導向,沒有去想根本目標,心里默認目前這條業務線是虧損的,貌似把虧損當成了一種常態,而沒有以公司盈利為目標認真的去想怎么扭轉這個狀態。 所做一切的一切都是為公司盈利這是最根本的目標。
產品經理是miniCEO,上蹦下跳的角色,是項目的靈魂,有很多的主動性我沒有發揮出來,比如當公司不給資源的時候默認了這個事實,借口就是這是公司定的,我有什么辦法。
產品經理不能說改變世界,但是能改變周圍的人與事的,找準整個事件的關鍵點,助于順利達成期望的結果。
4,工作成長
穩定的平臺:
找一家穩定的平臺穩扎穩打做三年,沉淀下來。我也希望能找到這樣的平臺,謝天謝地。
找牛人帶:
找牛人去帶,逼迫自己往更高的維度去思考去做事,而不是只做功能;為什么牛人會帶你,拿出你的能力表現,熱情,專注度,以結果呈現出來,CTO提醒我拿出當年考研的動力去做好一件事情。個人認知:對學習還是挺自覺的,可還是么有在崗位上提煉出很高的專業技能
結果導向:
反思一下,我為自己的事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天天為工作在付出啊,難道付出的還不夠嗎,不管中間付出了多少,這都是過程,重要的是沒有出明顯的結果:訂單量 交易額 用戶數 沒有明顯增長,這就說明相當一部分工作是徒勞無意義的。“結果導向”這個意識我是有的,可“結果”的含義理解為了遇到問題給出解決方案,按時保質保量的上線,沒有把結果直接上升到為公司盈利,產品是要為公司盈利的,可目前來看cover不住成本付出。
投入度:
對工作的投入度不能以時間長度來衡量,工作忙到連軸轉加班到凌晨4點半,身心疲憊,這還不能叫做投入,投入度更多的體現在以深入思考,分析行情,市場,產品等全面了解上,比如一個最簡單的問題,自己做了幾年的金融產品,親戚朋友問你買什么理財產品好,這時能否以最簡單的語言告訴他們哪些理財產品適合哪些不適合以及原因。
5,面試準備
問的問題反應你為面試準備的情況,當CTO說出你要是了解過我們的產品就不會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是一肚子委屈冤枉,確實上網查了,但是沒有詳細地研究產品,此前我要為面試做準備,也拿不準會問什么問題,所以了解了下這個行業是干什么的,同行有哪些,服務對象是誰,公司如何更好發展的關鍵點在哪兒。結果是給對方留下的印象么有為面試做好準備,花費的心思還是不到位。
當面試結束的時候,內心是有遺憾的,如果早些做些產品思維金融行業認知的準備工作,那今天面試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跟牛人在一起的機會就會更大,“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深深的落在了心里,機會是有過的,要看能不能抓住。
總之對我的評價,產品思維不夠,做了三年還是初級產品經理。如果我找不到滿意的公司平臺,真想回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