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片之前,本就是和大眾一樣的心態,因為被朋友安利,各大社交網絡熱炒而滿懷好奇的前去觀摩。
原以為這是一部給小孩子看的動畫,卻沒成想給灌了一大口迪士尼的蜜糖,代表著國際高水平的畫面制作,流暢的情節和走心的設計,還有時時撩動少女心的曖昧戲份,誠意之作才不難驚訝口碑爆棚。
我在這里不想談里面包含的政治隱喻,因為這并不是它火爆成這樣的主因,那么舍棄這點,這部片子到底是靠什么打動人的呢?
以下涉及劇透。
1、萌萌噠人物設計(多圖預警)
?
這只是買男主角冰棍的路人,納尼!?路人可以萌成這樣你們是在逗我么?(還有一種說法是倉鼠們隱喻嚴謹矮小的日本人,對不起我笑了。)
這只樹瀨是效率低下又可親可敬的公務員(不會告訴你們他承包了主要笑點的),觀眾們表示共鳴極大。
告訴我,你們見過這樣的黑幫大佬么?(隱喻的據說是俄羅斯黑幫)
主角兔子和其他同事的反差萌(可愛到沒眼看)。
當然這種反差萌貫穿全劇,像是樹瀨閃電居然是個下班飛車黨(據說是因為動作太慢坐地鐵總是過站,但是開跑車也依舊不能及時踩剎車怎么破?)。黑手黨大佬是個知恩圖報有情有義的人(話說兔子警官做黑社會大佬外孫女的教母這樣真的好么!?)。以及看似溫柔賢惠有如小秘的羊副市長居然是最大的反派(萬萬沒想到)。
羊副市長
?
?
?
?
2、關于偏見的思考
偏見是人類之間永久的話題,1852年《湯姆叔叔的小屋》近乎推動了南北戰爭,種族歧視的悲劇其實一直深深的牽動著人們的神經,時至今日,這種問題依舊存在,故事里因為一個案件引發的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之間的相互仇視分裂,就是人類社會的映射。
如果被歧視,被嘲笑,被欺騙,被傷害,你會怎么辦?
是堅持著證明自己,還是隨波逐流?
由于社會環境的內化,我們每個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偏見或歧視,身處其中,我們可能是施害者,也可能是被害者。
然而這部電影用童話的形式告訴我們,還有一種更美好的解決方式,那就是用仁慈和愛包容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當朱迪看到狐貍尼克因為種族而遭人歧視時,盡管小時候和狐貍發生過不愉快的回憶,她依舊沒有讓這種心理上的偏見模糊了自己的是非判斷,而是用智慧去幫助他人。
我尊重我們之間的差異,我包容我們之間的不同。這就是這部電影所傳遞出來的價值觀。
只有這個世界還有壓迫和歧視,這樣的童話就永遠有撥動心弦的力量。
3、理想和家庭的矛盾
當我們小時候,我們幻想做一個蓋世英雄,除盡世間奸邪。我們想要拯救世界,得到眾人崇拜。我們想要展翅高飛,去看看更美好的世界。
可只有父母,期盼我們得到的是溫暖,安全和舒適。
只有他們,會在朱迪想要當警察時拼命勸說,會在她取得傲人成績時驕傲又擔憂,會在得知她被分配到交警工作時欣喜不已。
他們不是無知,他們是真正為你的悲傷心疼,為你的安全揪心的人。
雖然不認同朱迪的理想,卻不忍心打破它;當朱迪難過受挫時,他們是她最堅強的后盾,這,大概就是最理想的家庭狀態吧。
4、一個關于救贖的愛情故事
當一個人童年時遭受種族歧視的暴力傷害時,為了防御他會盡量將這種傷害合理化,讓偏見延續以求自保。
這也是狐貍尼克一開始譏諷打壓兔子朱迪的原因,他堅信偏見的力量,面對朱迪的抗爭他一方面感覺十分自卑,另一方面又努力的想要把她變得和自己一樣消極墮落。
沒成想一不小心,這就變成了一個元氣少女拯救落魄天才少年的故事。坑蒙拐騙的狐貍在破案時同樣可以智商爆表,和女主之間相似的境遇使得他可以輕易敞開心扉,欣賞與被欣賞,救贖與被救贖,最后的摸頭殺更是萌翻了一地的少女心。
5、造夢的童話
如果你想要什么,你就去嘗試。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兔子可以成為警察,小狐貍也可以被鼓勵成為大象。在這部動畫里,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即使有粗暴的人群偏見和種族歧視的干擾,也會被美好的結局暈染成溫柔的插曲。
人人都可以在頭腦中描繪出自己想要的真實,然后全心全意的去追求它,創造它,最后命運也無可奈何,只能讓你將它實現。
因為一個人擁有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是你做最大膽的夢也設想不到的。
6、每個人都有克服弱點的需要
生活自有它本來的樣子,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壞。
兔子朱迪小時候覺得,只要來到了動物城,她就可以實現愿望,成為任何她想成為的。
長大了,她卻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即使來到了夢想之地,也依舊不能實現自己的期望。
如果被內心的弱小久久牽制,永遠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只有學著直面它們,用智慧和努力去對抗,走出舒適區,才能真正找到想要的幸福。
這部動畫,打動到你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