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寡言,是個感情質樸的人。
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父親在我的心目中像一尊冷峻而遙遠的雕像。小的時候我寄養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里,鮮少見到父親,直到我六歲那一年,父親去姑媽家看我,我才知道他是我的父親,但鬼使神差的,我不敢跟他說話甚至竟潛意識的躲著他,我遠遠的躲在房間里看著他跟我姑媽聊天,問我近況。
那是記憶中我第一次見到我的父親。
多年以來,我一直想寫寫自己的父親,但醞釀多次,終未如愿,我一直認為沒有完全詮釋父愛的能力。
直到上小學了,我對父親還是很模糊,只知道他是個不愛說話,很嚴肅的人。
父親工作在城市,我們還呆在鄉下,他很少回來。在我們的心目中這也是一個最值得驕傲的理由,因為,他每次回來時,總會給我們帶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寒暑假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到他那里住上一些日子。還有動物園里的獅子、老虎、孔雀等都是我們村的孩子甚至大人都沒有見過的,我常以此為榮,在小伴兒面前津津樂道。
因為寡言,不善交際,父親其實是個孤獨的人,他的朋友不多,至少我知道的并不多,能談上話的就更少了。這跟我爺爺很像,記得很小的時候我爺爺去世了,那一幕我記憶猶新,父親從門口跪著哭一直到到爺爺的棺木前,他對我說的那一句話我永遠都忘不了,他說:“爸爸以后再也沒有爸爸了……”那時候我不懂什么是生離死別,而且我從小不在爺爺身邊長大,對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時常喝藥,或者偶爾在大廳教我寫毛筆字,僅此而已。長大以后每每想到這我都有股難以形容的悲痛感涌上心頭。
父親是個很要強的一個人,聽奶奶說他高中畢業差幾分就考上大學,那時候沒有復讀一說,為了減輕家里負擔,他跟著別人去做建筑小工,十幾歲的小伙子,又黑又瘦的,難免會被欺負,可他并不怕苦,父親是個很聰明的人,亦不甘心只是做建筑小工,一直被欺負,更不想別人瞧不起他,跟我媽媽結婚之后,他便開始做起了生意,雖說是小本生意,但我知道他一直很努力的奮斗者,去拼搏,來證明自己,所以才有我們如今衣食無憂的生活。
我一直覺得我不太了解父親。我們幾乎沒有什么交流,他也從沒有把關心掛在嘴上。后來我們都長大了,我和姐姐紛紛大學畢業了,我姐姐讀的是重點大學,她還修了雙學位;我和妹妹上的也都是本科大學,這在我們那小地方是很光宗耀祖的一件事情,可是父親從不會當面夸贊我們,但他又是個要面子的人,我剛上大學那年我們家又買了一套房子,父親的虛榮心便更加得以發揮,他開始喜歡邀請親朋好友到新家做客,喜歡跟別人說他的女兒讀什么大學,現在做什么工作,兒子成績多好多聽話等等。
我真的很佩服我的父親,他用雙手創造了一切,用雙手撐起了我們的這個家。我知道多年來我一直在踩著他的肩膀,我所有的進步背后都有他的犧牲。就像搖車一樣,沒有他前面多次的辛苦和付出,我是不可能一下搖起來。但很多時候,人們只看到最后的這一次,豈不知在人生中父親有多少次這樣默默的鋪墊和犧牲啊,多年來,他就這樣沉默的看著我來來去去,離家越來越遠。每次回去我都在他身邊,默默地坐一會兒。依舊沒什么要說的話。他偶爾問一句我的生活和工作,又是長時間的沉默。有首叫《父親》的歌唱的非常好,唱出了我的心聲:“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在變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謝謝你做的一切,雙手撐起我們的家,總是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我。
我多么想對我的父親說:“爸爸,您辛苦了!您的女兒長大啦! 您是圓心,我們是半徑。而再大的半徑,都還得繞著圓心。不管在哪里,我們都會照顧著你,都會好好愛你,以后不用您獨自再奔波了,以后將由我們來接替你,我們一起來撐起我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