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
我是一把吉他,缺角,啞光,玫瑰木。
我和小花在一起十年了。
十年前,小花在眾多樂器中選擇了我,盡管有很多人說她彈得是“半吊子”樂器,“只有男孩子玩”的樂器,但她說就是想要一份與眾不同。
而當我遇到她的時候,也同樣收貨了一份與眾不同。
十年間,我們彼此成長,相互安慰,吵吵鬧鬧,跌跌撞撞,一路走來,成為了彼此最忠誠的朋友。
然而最近,小花的生活被填的滿滿當當,我只能孤零零的躺在琴箱里,一言不發。
黑暗中,我總能想到小花埋頭練琴的樣子,她唱歌我伴奏,簡直是最美好的時光,盡管她現在匆匆忙忙,但我知道,她不會放棄我,因為她從來沒有放棄過。
【小花】
我大概永遠忘不了第一次撥響琴弦的聲音,看著六根琴弦顫動的樣子,我的心也莫名顫動起來,那時才明白歌詞里“心弦”的含義。
因為家庭條件和父母“放養”的教育理念,對我一直沒有什么興趣培養,即使當時的我非常想學吉他,也沒敢跟父母講,知道他們不會買。
怎么辦?
我省下來兩百塊錢的生活費,去琴行,買了一把最便宜的吉他。
雖然質量堪比“燒火棍”,但卻是我心上的東西,誰也動不得。
為了能學琴,我決定中考好好發揮,于是在床頭寫了一行小字:為吉他而戰。
老天保佑,成績不錯,我如愿以償的可以每天去上吉他課。
勤奮的練琴導致手指巨痛,指腹又腫又漲,老師說正常,練到手指長繭,是每個琴者的必經之路。
因為一直彈的不錯,老師建議我走吉他專業,我驚呆了,彈吉他還能考大學?
此后,我成為一個藝術生,走路唱譜子,跑步唱節奏,下課跑到琴房練琴,上課做樂理題,一天只睡四個小時。
我覺得自己比全世界人都努力,于是挑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信心百倍的去見一位音樂教授,希望得到最好的指導。
然而就在一個小時后,我關上房門對教授說了聲再見,站在公交站臺淚如雨下。
教授對我說,孩子,你的手太小了,很多曲子彈不了,你要想好,這是條非常艱辛的路,沒人保證你能彈得好。
這句話讓我的信心全部崩塌,就像一個孩子渴望成為舞蹈家,卻被告知腳部有殘疾。
那一刻我覺得,耳聾的貝多芬,瞎眼的莫奈,全部杵在我面前。
想起爸爸說我的手像八歲的孩子,如鯁在喉。
家人們都勸我換一個專業,我也懷疑過自己是否真的選錯了,渾渾噩噩過了很多天。
有一天夢到了爺爺,他生前最喜歡把我抱在肩頭看體育頻道,他常說“人生下來就是為了解決困難的,不然要人有什么用。”
醒來后,我打開臺燈,回憶了之前的種種,拷問了內心究竟想要什么,在天亮的時候,有了答案。
我默默的又在床邊的墻上寫了一句話:世事不難,吾輩何用。
第二天,鼓起勇氣,再一次敲響了教授的家門。
教授也許被我感動了,也許是死馬想當活馬醫,想了一個辦法,在挑選考試曲目的時候,刪掉了所有速度快技術強的曲子,選擇了細膩有味道的布魯斯。
幸運的是,這樣的風格非常適合我,手小的問題不僅沒能成為缺陷反而成了表現細膩感情的優勢。
在經歷了一百多天的魔鬼訓訓練后,終于在一個下雪的冬日,背著我的戰斧,撣撣鞋上的冰碴兒,推開了藝考的大門。
八月,郵局的車開到家門口,遞給我一張錄取通知書。
在與吉他相伴的這十年讓我知道。
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外界的聲音可以聽,可以參考,但要自己做決定,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優勢與劣勢是相對存在的,只要開拓思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劣勢就能轉化成優勢,成大事者不糾結。
人生需面對的困難麻煩也總是比想象的多,有時在情理之中,有時在意料之外。但不管遇到什么,只要有勇氣面對,方法總比困難多。
最近看到朋友米瑟喜歡畫畫非常感動,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找到自己的熱愛,用作品溫暖自己和他人。
困難怕什么?
世事不難,吾輩何用,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