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 現世安穩”,這是時下人們耳熟能詳的雞湯語。他出自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愛情宣言,出現在他們沒有法律效力的結婚證書上。
很美的文字,令人向往的意境。這一番承諾,在其后的殘酷現實中,凸顯出極大的諷刺了。
張愛玲出身名門望族,她的祖母是清末重臣,李鴻章的孫女。但家道中落,她父親的頹廢,終至父母分道揚鑣。張愛玲的兒時記憶里,也少了些溫馨,多了點冷漠。造就了張愛玲孤傲離群的性格。
文才極好的張愛玲,已經小有名氣。她的文字,吸引了胡蘭成的注目。又因為張愛玲好友蘇青的“幫忙”,讓他們有了開始。從此深陷愛情泥沼中的張愛玲,遇見了大自己二十幾歲的胡蘭成,心甘情愿地“低到了塵埃里”。
或許是宿命安排,不肯輕易見人的張愛玲,偏偏親自找上了胡蘭成的門。初次見面,如同故舊相知。這一談,長達五個小時。
此后在胡蘭成的頻繁回訪,一來一往中,二十四歲的張愛玲,如情竇初開,不可遏制。她盼望著相見,享受著與這個“完美情哥哥”的戀愛。
張愛玲不是不知道,胡蘭成有妻室。她只愿享受眼前的幸福,不去想長遠未來。
所幸在他們交往半年后,胡蘭成離婚。是對方提出的。也才有了胡張接下來的夫妻名分。
新婚三月,抗戰勝利前一年,胡蘭成,這個汪偽政府曾經的“主筆”,逃往武漢。很快在那里,他又開始了新一段戀情。
漢陽醫院十七歲的護士周訓德,成了胡蘭成新的“獵物”。胡張二人的蜜月期還沒有過完,距離也沒有制造應有的美好。胡蘭成已經另結新歡。
有意思的是,胡蘭成每一次都是真心愛慕,覺得每個女子都是這般美好。因此,他心中不會有絲毫愧意。同時與多個女子保持親密關系,且個個真情,個個喜愛。好一個到處留情,風流成性胡蘭成。
又三月,小周與“胡大叔”分別。抗戰的勝利,讓漢奸成了過街老鼠,胡蘭成“人間蒸發”了。
中間胡蘭成有過一次回上海,見到張愛玲時,竟從容大談他的小周。張愛玲的沉默,在胡看來是沒有醋意的大度。之后,胡沒有了音信。
癡情女子張愛玲,在1946年初得到胡蘭成的消息,她毅然踏上尋夫之路。冬天的溫州,濕冷難耐。一路上的顛簸風霜,也實在是不小的考驗。想到很快就能見到日思夜想的人,辛苦一點,又算得了什么。
只可惜,春閨夢里那個人,枕邊換過幾多人。
歷經艱難,見到摯愛人兒胡蘭成時,等待張愛玲的竟是一聲怒吼,“你來這里干什么?”
張愛玲怔住了!無限委屈,無限思念,此時已經沒有了傾訴的對象。他,已經另有家室。張愛玲成了“妹妹”。
胡蘭成化名張嘉儀,逃難途中“發展出了”新戀情。那個女人叫范秀美,比胡蘭成大兩歲,是幫助他逃難的朋友父親的小妾。
不得不佩服,下到十六七歲清純女孩,上到四十歲煙火大媽,胡蘭成悉數通吃。還能愛得纏綿悱惻,沒有虛情假意。
張愛玲哭了,為自己長時間以來所受的困苦,更為生命中這個薄幸不可托付終身的男人。
她回到上海,竟然收到胡蘭成要錢的信。“范秀美懷孕,沒錢墮胎。”張愛玲忍住痛苦,送出資金相助。
即使張愛玲是“沒有醋意的大度”人,但對于拿著無恥當理說的胡蘭成,她最終還是痛下了決心。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不要寫信給我,寫了我也是不看的了。”隨信寄去30萬元稿費。張愛玲從此徹底了斷了這段孽緣。
之后胡蘭成幾次想重修舊好,都是枉然。當然,胡蘭成的情愛之路沒有停步。他最終“花落”佘愛珍,吳四寶的遺孀。這個女人背景不單純,不會仰視胡蘭成的文人才氣。胡蘭成倒被“修理”老實了。
胡蘭成的一生,是風流孽債多,同時賣國求榮更是可恥了。
苦孩子出身的胡蘭成,從小吃過貧窮的苦。在他的第一個妻子唐玉鳳重病及死后,他借錢無助,看盡世態炎涼。
投身汪偽政府,被胡蘭成看作是改變命運的途徑。他順利地成為汪偽主辦的《中華日報》總主筆。他的一篇,《戰難,和亦不易》得到反政府的賞識。
胡蘭成致力于這種方式改變命運,終究被釘在漢奸的恥辱柱上。
他處處留情,毫無男人的責任與擔當。若有女子以身相許,必定所托非人。
張愛玲,就是傾力愛了一個,這樣薄幸風流,賣國可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