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碼字,在我看來,不是為了嘩眾,也不是為了取寵,我只為取悅自己,只為日后能給自己留下一點回憶,一點念想,如此而已。
當我老了,戴著老花鏡,用枯枝般的手指,顫巍巍地指著自己曾經(jīng)碼下的文字,口齒不清地對你說:“看,看,這就是當年的我,這就是當年發(fā)生的人與事”。
這樣的場景,雖然不夠美,但卻足夠讓人遐想聯(lián)翩,不是嗎?
02
記得2007年8月31日,買回電腦的第一天,我就幻想,要是有個地方可以讓我碼碼字,寫寫文章,像日記本一樣,那該多好。
也許,有些東西真的是上天注定的,就在我買回電腦的第五天——2007年9月5日,一個鄰居的小女孩,就幫我注冊了一個網(wǎng)易博客的賬號。
從此,西瓜甜甜——我,就游走在網(wǎng)易的茫茫博海中;從此,開弓沒有回頭箭,一走就是近十年。
03
平臺有了,那我到底要寫些什么呢?
記得,我生平第一次在電腦寫下的文章就是關(guān)于孩子的,當時的我就打算從有電腦的那天開始,一點點地記錄孩子的故事,那個系列的名字就叫“成長足跡”。
等到他長大,待到他也為人夫、為人父的那一天,還能看到穿著開襠褲的自己,我想這應(yīng)該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吧?
只可惜,身為菜鳥的我,當時的操作還很不熟練,只是輕輕地鼠標一點,就把我20多篇日志——幾個月的心血付之東流了。
所以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早期日志,其實都是在幾個月之后,我憑著記憶,一點點、一點點地“找回來”的。
當時的我,難過得哭了好幾天,為自己那些“夭折”的日志,更為自己的蠢笨而落淚傷心。
而他卻只是冷嘲熱諷:“不就幾篇日志嗎?至于這樣大驚小怪,至于這樣傷心哭泣嗎?”
是的,于外人,那只是一文不值的幾個符號的堆砌而已;但于我,那是心血,更是寶貝。
04
吃過虧的我,之后的每篇日志都在D盤里保存著:先用WORD寫;然后小心翼翼地復(fù)制到網(wǎng)易博客;后來學(xué)生幫我開通了QQ空間,我又再粘貼一份到Q空間。
如此一來,同一篇日志我就等于保存了三次,我笑自己是真正的狡兔,因為我有“三窟”,哈哈哈哈。
隨著日子的一天天流逝,我的好友越來越多,而我文章的閱讀量也越來越喜人,點評也數(shù)量可觀,第一次知道:原來,碼字,愉悅的不僅僅是自己。
每次看到網(wǎng)友們的真誠而又用心的點評,我總是會一次次地眼含熱淚:這次,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文字,而是為了友人間的那份真情。
原來,文字的共鳴是如此之美好,原來共鳴的背后就是愛在流淌,溫情在蕩漾……
05
有人說過,最好的畫畫是眼淚鑄就的。我想文章亦如此。
阿清才疏學(xué)淺,寫不出什么大道理,更說不出什么大智慧,我只能用自己稚嫩、膚淺的筆觸寫出心中最真摯的那份愛戀:于親人,于學(xué)生,于朋友的那份無法當面訴說的真情實感。
曾多少次一字一淚地寫下對父親的萬般不舍,淚水一次次打濕手指下的鍵盤;也曾一淚一字地寫下對母親的千般愧疚,那種永遠無法得到原諒的悔恨,讓我心痛到不能自已!
正是因為文字里面寫滿哀傷,更是因為傷心一點點地嵌入文中,所以那飽蘸淚水的文字《如果有來生》和《我也曾是打工妹》,在哪都是好評如潮。
看著這些發(fā)自友人們內(nèi)心的、同樣令人動情的點評,我再次淚水闌珊!
06
原來,碼字絕不僅僅是一場自我歡娛,它真的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鳴,給他人以啟迪,感悟,甚至是新生!
原來,這才是我筆耕不輟、孜孜不倦地堅持了近10年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曾多少次感慨“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我謂我何求”,感慨自己多年來一直“孤身一人”在玩博客,完全靠毅力來完成博客的一次次的更新與回訪。
原來通往人的心靈或是靈魂的,最快,最便捷的道路,依然是文字——看似沒有溫度,實則最溫暖的文字!
所以我熱愛文字,只要有空就碼字,碼著生活賦予我的喜怒哀樂,碼著滾滾紅塵中的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