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消息,京東日前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沃爾瑪在2016年末增持了京東股權,并一躍成為京東第三大股東,僅次于二股東騰訊和大股東劉強東。
文件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沃爾瑪持有23.8億股京東A類普通股,比例為12.1%。而京東在去年10月5日提交SEC的說明文件里提到,沃爾瑪持有京東的A類普通股比例為10.8%。
盡管沃爾瑪所持有的京東A類普通股比例有所上升,但更具有話語權的B類股比例卻依然對大股東造不成威脅(A類股每股有1票投票權,B類股每股有20票投票權)。數據顯示,沃爾瑪累計持有京東A類+B類股28.57億股,占總股本10.1%。而劉強東雖然只有18.2%的股權,但其大部分都是B類股,折算下來共有80.9%的投票權。
此外,上述文件中提到一家名為Newheight Holdings Ltd. 的公司,其持有京東的A類普通股比例達到6.1%。早在去年10月5日的那份文件中就有注明,這家公司是沃爾瑪的附屬機構,沃爾瑪持股比例為51%。
有觀點認為,沃爾瑪此次增持意味著將繼續在電商加碼,是在死對頭亞馬遜的緊逼之下能做出的為數不多的布局。
時間追溯至2016年6月21日,沃爾瑪宣布與京東達成深度戰略合作,以1號店的代價換取京東5%的股份,同時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商店借此進入京東平臺。
剛經歷與京東“換血”不到兩個月后,沃爾瑪再下一城:收購美國網絡折扣零售商Jet.com。
一方為傳統線下的霸主,另一方乘電商紅利增長迅速,在雙方連續的合作中,究竟誰更需要誰呢?
沃爾瑪收Jet入Flipkart聯京東背后的恐慌
作為傳統零售的資深老大,沃爾瑪在美國本土和部分國家面臨亞馬遜的強烈沖擊,2015年財報表明,1980年以來的首個年度銷售下跌。在與京東合作后,雖然沃爾瑪在第二季度財報中特別強調了其在電商上的成績:GMV和電商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3%和11.8%,而同期亞馬遜凈營收達304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31%。
與京東合作的紅利還未完全釋放,加之戰略投資新達達5000萬美元,意將新達達的物流配送系統與沃爾瑪的實體門店深度合作。而且,被沃爾瑪收購不到半年的電商創業公司 Jet.com,在今年1月份又宣布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將鞋履電商 ShoeBuy納入囊中,這不僅給了沃爾瑪在電商領域繼續挑戰亞馬遜的信心,且沃爾瑪高調宣布的線上成績亦證明其內部認可其所探索的電商化道路。
近日,有媒體披露沃爾瑪又要以10億美金收購印度最大網上零售商Flipkart。我們不難發現沃爾瑪狙擊亞馬遜的基本路線:
收編入股線上零售新秀,整合線上流量和線下供應鏈;
尤其注重新的商業模式,其中Jet與沃爾瑪自身的山姆會員如出一轍,均提倡會員低價,改變賺取產品差價的零售模式,強調會員低價,保持用戶粘性。
以在中國國內市場為例,沃爾瑪CEO Doug McMillon曾表示,沃爾瑪需要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預計未來5年內全球零售增長的25%將來自中國。
沃爾瑪一面加強線下門店建設,按照計劃,沃爾瑪在2015到2017年期間將在中國繼續開出包括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店在內的115家門店;而另一面在2015年5月,沃爾瑪推出了O2O平臺“速購”,在深圳、廣州、東莞三地進行試點,用1號店的物流團隊進行配送。
但一切并不完全盡如人意,2016年2月,沃爾瑪宣布全球關店269家,其中將在美國關閉的154家門店中,有102家是沃爾瑪快捷門店。這同時也意味著,京東利用快捷門店的網店輻射物流配送網絡的計劃已經落空,沃爾瑪要將未來重心轉向山姆會員。
這也是沃爾瑪入股京東之后,一直在強調對山姆會員拉動的主要原因。
對于沃爾瑪而言,其如今選擇的零售擴張道路實則反映了其對于未來增速的恐慌,既然憑借一己之力對抗亞馬遜已無太大機會,不如聯合多家共同壓制。
這也是其快捷門店失敗之后,沃爾瑪加快與線上企業合作的主要原因。
京東聯沃爾瑪看上的又是什么?
對于京東而言,其如今正處于最好也是最危險的時刻,2016年在第二季度財報中,GMV達到1604億元,相比2015年同期京東核心交易總額(不包含拍拍網)10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凈收入達到652億元,同比增長42%。并實現3.914億元的凈利潤,同比扭虧。
而另一面,京東與對手阿里在商超正在進行一場廝殺,雙方各自拿出現金補貼以及物流快速配送方式來打擊對手,雙方均對外表示各自已為商超領域的霸主。除此之外,京東對京東到家的精簡,通過高頻次O2O產品布局,提高京東App的打開頻次,使其成為用戶手機中的高頻應用。于此同時,手機淘寶也通過整合餓了么和口碑,進行O2O的市場爭奪。
戰爭正在進行,誰能笑到最后尚不得而知。但對于京東而言,強化物流和供應鏈是贏得戰爭的關鍵。在2016年4月,京東合并達達,將達達并入京東到家,強化其快速配送的能力。而在供應鏈方面在,則與沃爾瑪合作,利用沃爾瑪的全球采購系統,來彌補其供應鏈短板,尤其在跨境電商方面,沃爾瑪的加入對京東意義重大。
此前業內關于京東與阿里在供應商吸引力方面的討論已經許多,雙方也采取不同策略以吸引供應商,尤其阿里在2016年年初便提倡“賦能商家”通過一系列的品牌和流量以及大數據的幫助,來獲得商家的支持,使其將阿里零售平臺作為產品首發和優惠促銷的主力平臺,提高平臺競爭力。
平心而論,如今京東在商家的吸引力方面相對較弱,除銷售增長之外,商家從京東處難以獲得太多的增值服務,如供貨商家很難獲得用戶的一手需求,不利于產品改良,供應商的賬期在60天對其資金鏈要求也較高。
但京東在一二線城市的物流配送能力,尤其在3C方面的核心優勢正在向其他品類轉移,據易觀發布的《中國網上零售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6年第2季度》數據顯示,京東在服裝品類市場份額已占9.5%,超過唯品會的8.2%。快速增長已成為供應商選擇京東的唯一選擇,換言之,很難有商家能忽視京東的快速增長。這顯然會導致兩方面問題:
如若增速變緩,在供應鏈方面是否還具有核心競爭力;
在跨境電商領域,京東是否對國際品牌擁有同等吸引力。
在以上兩個問題充滿不確定因素之時,京東與沃爾瑪結合,借對方成熟供應鏈完善自身自然是不錯的選擇。
在沃爾瑪和京東的一系列合作中,雖然山姆會員去年7月已入駐京東,但并未看到在流量入口方面有特殊照顧。這種以購買會籍享受低價優質商品的零售新模式被沃爾瑪寄予了厚望,這也有別與京東自身的電商模式,兩種模式如何合作并進一步做大,還有待觀察。
本文來源:科技說+電商在線+食聯天下編寫
全球萬家生鮮電商聯系方式擴建中……
享渠道整合資源,商行業發展未來,訂閱號:SLTX_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