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吃貨,只知奉化水蜜桃,而不知奉化有五大佛教名山——雪竇山。此山風景之迤邐,唯有深入其中才能窺見一二。四月,趁風光正好,與雪竇山來一場浪漫邂逅。閑暇仿《雪竇游志》,手書《雪竇游記》。
暮春之際,隨性驅車甬西,未至溪口,早有巍巍山脈相迎。及至山腳,怯其威嚴,擇公車盤桓而上。一路九曲,松林開道,山花漫陪,心醉神馳,恍惚不覺山歲須臾。
及至山心,乃見一亭,古樸端素。亭內之碑,設于宋時。傳宋仁宗趙楨夜夢游名山,“詔圖天下山川以于是,披覽及于雪竇,恍于夢合。”后宋理宗趙昀追書“應夢名山”,由廣聞禪師構亭勒石,并作《應夢名山記》,供人觀瞻。后損于戰火,碑文斑駁,僅余“御書亭”三個大字。
沉湎之際,忽有梵音自天外來,欣然尋聲而往。通曲徑,越茂林,行百步,豁然開朗。前有山寺一座,門庭恢宏,上書雪竇寺。悉肇創晉朝,盛于唐宋,敕“五山十剎”。而今光景,皆為新修,難覓古跡,唯兩株漢時銀杏,高聳入云,繁盛如昔。蓋因“彌勒道場”,今人籌鑄銅像一尊,高約十丈,趺坐蓮花臺,笑瞰人間事,得眾生伏拜,香火不曾絕。
右出山寺大門,拾階而上,海棠環伺,豋千丈巖。峭壁凌絕,瀑自潭中奔涌而出,水如白練,直泄崖底,深不可測。崖多亂石,突兀嶙峋,觸水如堆雪,故其上為飛雪亭。小憩亭中,騁懷游目,近巒遠崗,云嵐相依,朗氣回斡,陶然意動,如坐畫中。
次妙高臺,蔣公幽居之地也。三面陡壁,不覓來路,然高而不怒,剛而秀瑩,此其美也。登樓閣,憑倚欄,迎風立,俯拾阡陌,有江水如錦,眺盛景于崇阿,盡睇九寰,有松濤盈耳,賞濃榮于晴川。妙哉,樂不思歸爾。
雪竇絕勝,四明翹首,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禪師知和,伏虎禮佛,名士東坡,妙詩鐫跡。欲效先賢,隱此山間,擇林而居,冬餐風雪梅花,夏飲甘霖露水,一卷詩書,半爐清香,此快活,尤甚神仙矣。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