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去市里的圖書館還書,借的是兩本小說,在文學館自助還了書,看著長長的書架,猶豫著要不要再借兩本小說。忽然想起,這是第三次來圖書館,社科類館我還沒去過。
社科類圖書,是上大學時我很喜歡去看的。那時,我限制自己看小說的數量,刻意讓自己多去社科類圖書室看書借書。限制小說的閱讀數量,是不想讓自己太沉迷于故事。故事也能教會我道理,但大多時候我都只顧情節而忽略了從中學習,待合上書,除了慨嘆幾句故事結局,什么都不記得了。
讀社科類書籍的感受不同,往往會有種打開新世界的感覺,并且再次發現自己的無知和渺小,從而促使自己再多讀一點。
社科類書籍包含的具體方面很多,我甚至不能確定都有哪些。我自己籠統地理解為,百科知識。
社科類書籍讀來很容易讓人產生增長知識的感覺,但是,這類書籍卻遠遠不如小說故事有吸引力。每每開讀,多少都要強迫著自己去細讀,而且不停告誡自己要堅持讀完。
如果你要說我這樣的表現不是真愛,我也無可辯駁——畢竟大多數時候,自己想要的和自己需要的,是兩碼事。
我想要輕松,但我需要學習。
額,莫名讓我想起來“人丑就要多讀書”這句警世名言。
二
人人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可許多時候,卻選不出來要讀什么書。或者說,想讀的太多無從下手,就索性一本都不讀。
在我看來,如果選不出來要讀什么,那就隨機選擇好了。我相信,開卷有益。與其糾結選誰,不如隨手拿起一本打開,開始便會有收獲。
我聽許多人說過類似的話:以前我讀過一本書,跟我的生活學習都不相關的,但是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并且對我之后的道路影響深遠。
說起來有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味,但實際上,任何一件事都是可以辯證看待的,它都有利有弊,重要的是你如何取舍。
所以,讀書不必糾結于書單或者推薦,能夠海納百川才是最高的境界。
三
當然,某些時候我也會很有目的地去讀書,這時候書單和推薦會讓人節省時間。
而日常的堅持讀書,還是寬泛地讀比較好。
書到用時方恨少。
可往往我們都不知道“什么時候用”、“用什么”、“怎么用”。這就需要寬備窄用,就像捕魚時的廣撒網。
因而,某種程度上說,讀書的時候你只管儲備,終有一天它會厚積薄發,驚艷到你。
四
有時候別人會說我:“你怎么知道這個?”
看書看的啊!
別人會再問我:“你怎么知道會用到這個?”
我之前也不知道會用到,只是看書的時候看到了,就記下了,沒想到現在會用上。
然后,別人會讓我推薦一些書……
講真,我無法預知以后,只能說“多讀,多讀”。
另一方面,許多知識都是相互滲透,并且可以潛移默化。所以,讀書的內容多涉及一些方面,這樣在理解上面,你會發現有許多道理是相通的,并且還能幫助你理解其他的事物。
五
人人都知道讀書很重要,但卻不是都能去讀或堅持。包括我自己,也不能保證堅持。
但請別忘記讀書這件事。
讀書需要留心。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留心。
如此,才能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