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好久不見。由于工作和學駕照的關系,有一段時間未更新公眾號了,實在不好意思。廢話不多說,這次將自己近期整理的交互細節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重重拍磚~
1. 棒棒的AA收款“剛剛買單”功能
習慣了使用微信的AA收款功能,偶然一次使用支付寶的AA收款,發現了這個不錯的功能:在進行AA收款時,金額輸入框下方增加了剛剛支付過的訂單,可以直接點選"AA這筆錢",對于我這種和同事吃飯經常付賬的人來說太方便了。從場景的角度來說,這個也是用戶需求的一個預期結果。而且金額還是減除過第三方優惠過后的哦。不用自己再口算了。
2. 頭痛的未讀消息小紅點
很多APP消息功能的入口都在首頁的右上角,有個喇叭或者信封圖標,當有新消息時,該圖標邊上會增加一個未讀消息小紅點圖標來引導用戶點擊查看消息。
然而問題并不在這,而是我點擊進入到消息列表時,已經通過消息標題了解了消息內容,但是返回到首頁時,消息圖標上的小紅點并未消失。這個時候如果這些消息還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活動或廣告消息,用戶就會瘋掉。強迫癥患者(本人就是)會按個點擊消息來讓這個討厭的小紅點消失。
然而并非不能優化,現在常見的策略有以下2種:
a. 點擊消息入口后,無論里面的消息是否已經閱讀,返回后入口處的小紅點都會消失。這種策略一般用在那些不重要的消息上。比如微信的訂閱號,當有公眾號推出新文章時,它會提醒你,但是你點擊后,無論是否查看具體的文章,返回后訂閱號上的小紅點都會消失。
b. 進入消息列表,有【全部標記為已讀】、【清空消息】等的按鈕,使用這種策略的產品一般不會使用a策略。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讓用戶能快速關閉掉所有未讀消息。至于提供對消息進行編輯的功能,這些都是該策略的延伸,具體這里就不贅述了。
3. 斷片的未登錄關注操作
之所以說斷片,是因為在未登錄狀態下,當你點擊關注某個賬戶后,很多APP或網站讓登錄,但是登錄后APP就像是喝醉酒忘了自己要接著做關注的事。這時候你需要再次點擊【關注】按鈕,才會關注到。
正面:天貓登錄后會繼續將用戶之前【加入購物車】的操作完成,并且通過動畫形式進行引導。
反面:簡書、UI中國等大多數產品
4. 麻煩幫我解綁下微信公眾號唄
2015年最火的滴滴紅包在2016繼續燃燒,各大外賣、電商類的產品都通過在微信發送優惠券紅包活動來吸引更多的用戶。想要領優惠券,就要輸入手機號。輸入手機號后,手機號就會和微信OpenID進行綁定。當用戶量大的時候,就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打電話讓客戶幫忙修改手機號,這時候如果該產品的CMS后臺無該功能,就只能一次次記錄后并找開發進行數據庫更改(錯誤做法),但這類操作是非常危險的,也是開發不愿意做的事。而且這種情況下,一個手機號是可以綁多個微信號,這時候使用產品時,就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
慢慢各大產品的活動頁面就增加了修改手機號的功能。讓用戶可以自行修改手機號,同時減輕了客服和開發同學的壓力。這一點我覺得滴滴一直坐在行業前列,大家還可以嘗試在兩個微信號上綁定同一個手機號,看看兩個微信公眾號有什么反饋。
同樣,這樣的解綁操作也可以用在APP的賬號綁定上(現在國內基本都是手機號做為APP的賬戶名和登錄名)
5. 更智能的Push功能
當你使用滴滴或Uber在某個未開通滴滴或Uber約車業務的城市打車,自然是無車接單。但不代表滴滴或Uber沒有用心記住你的需求。當該城市開通了約車業務,你就會發現滴滴或Uber會給你推送開通消息,并給你發送優惠券。而且它們還會根據你領取和使用優惠券的情況,來決定是否繼續給你推送該類信息,來盡可能少的打擾你。這些都在讓Push功能更智能、更人性化。也讓用戶真切感覺到一個產品的用心。
但有時這個度卻是很難把握的,比如滴滴發現你在異地B-上海,就不會給你發常在地A-北京的短期活動,比如北京每周三會有坐車優惠活動,但如果當天你在上海,這時候會給你推送北京的優惠活動很大程度上是在打擾用戶。很多APP在這些方面并未做限制。
其實一切的推送,都應該是合適的地點推送給用戶合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用戶的。而且需要結合外部環境考慮是否進行推送。比如用戶當前是移動網絡環境、用戶設備當前電量不足。
另外產品上還需要考慮什么情況下給用戶Push、什么情況下發短信、是否微信公眾號和客戶端都要推送等。堅決反對不分場景的短信、Push全轟炸。
6. 對Ham圖標say BYE
最近將產品的Ham(Hambuger)圖標更換為頭像圖標,并且有新東西的時候會顯示紅色小點,發現用戶的識別度高了不少。
Ham圖標目前大量流行于Android系統,尤其國外的APP,但國內的認知度不是很高,尤其在三四線城市和非從事互聯網行業的用戶。
7. 餓死小伙伴了,我的炸雞還不來
下雨天,和一群小伙伴叫了外賣。但是等了三個小時,外賣還沒送過來。本著紳士的精神,冒著大雨出去給女同事們買東西墊肚子,??。期間也聯系了客服,客服除了說對不起外還是說對不起。后來想了想為什么會造成這種情況,有什么辦法可以緩解。
除了騎士自己根據情況少接單外,產品上可以進行特殊原因時的動態調整。就拿下雨天來說吧,可以根據雨勢的大小、當前騎士和飯館接單的數量,決定是否繼續將用戶的訂單下發給飯館,是否將訂單發給當前的騎士。而不是和平時艷陽日一樣無任何控制。特殊情況下特殊處理,相信這一點永不過時。用戶可以接受你無法接單,但是接受不了接了單,但是炸雞卻遲遲送不過來。
8. 哇,好聰明,你怎么知道我要分享圖片
平時咱們復制一段文字,然后粘貼到另一個地方的時候,一般都要先點擊輸出框,然后等出現粘貼二字的時候,再點擊粘貼,才能將文字粘貼進去。
UC瀏覽器(iPhone 10.9.15版本)做了一件事:當你點擊輸入框時,下方自動出現最新復制的內容,直接點擊即可復制過去,方便不少有木有。
其實類似的還有當你截屏或拍照后,QQ、微信在你發送圖片或心情時,都會默認提示是否分享剛才的那張;墨跡,百度地圖當你截屏后,都認為你是要去分享的;包括第一條的AA收款,都是提前去預知用戶行為, 往前多走一步,用戶體驗會好很多。
好啦,以上就是近期在玩APP的時候發現的一些交互小細節,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隨時糾正,不生感激。
總結:
1. 提前判斷用戶執行當前操作的目的,預知用戶下一步行為。
2. 當用戶在執行任務A時,被任務B block住,當任務B解決后,程序應正常繼續任務A。
3. 選擇更具識別性、代表性的圖標按鈕
4. 根據外部環境(自然環境、設備狀態等)動態調整產品策略。
APP中的一些小細節,用戶可能感知不到,但用戶使用時卻感到很舒服。我覺得這應該是每個交互設計師所追求的吧。在同質化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時代,這些細節變得尤為重要。
***********分割線來了***********
上面是本次遇到的幾個細節體驗問題。歡迎大家隨時過來拍磚。最后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