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剽悍晨讀分享了兩個概念:低智學習和高智學習。
低智學習:是在不求理解因果結構的情況下,直接“復制粘貼”別人的成功經驗。
高智學習:是從別人的經驗中挖掘啟示,觀察行動和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經過自己的理解和內化,用故事、模型理論闡述出來,然后用它來指導自己的行動。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這兩個概念不分高下,但是怎么應用,可能會影響人生道路的走向。
01.一味的模仿,最后可能永遠在低水平徘徊。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會有師傅帶領我們學習各項業務,熟知各項工作技能,我們這時候需要做的是copy到精髓,做到一摸一樣,就很完美。
三個月是熟悉,半年是掌握,一年是熟練,如果兩年之后,你還沉浸在曾經師傅所教的,沒有創新和長進,結果就會是,你明明覺得自己做的很好,缺不知道為什么會被淘汰。
就像酒店客房服務員,把床單鋪的很整齊,物品擺放很到位,卻不知道在做好基本工作之上要提高速度;不明白如果看見客人房間有感冒藥,要和餐廳聯系,晚上免費給客人提供一杯熱牛奶或者一杯銀耳羹;不懂看見客人定了鬧鐘,要提醒客房中心在鬧鐘時間之后的十分鐘之內再幫忙叫醒一次,那也許多少年,也只是從一個新服務員變成了一位老服務員。
02.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提煉,并認真實踐的人,才能走向卓越。
如果你是一名總經理秘書,在完全掌握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業務內容之后,下一步,就應該是站在領導的高度考慮問題,并且認真分析領導的行為習慣和辦事風格了。
比如,通過查看領導批閱的文件,來查看工作思路和公司的業務情況;通過幫助領導報銷費用,了解領導接觸哪些階層;通過整理會議記錄,分析公司的戰略和戰術,這不是窺看隱私,而是通過觀察對比,看到自己的差距和應該努力的方向。不要等到領導想提拔你,你都不知道能去哪個部門撐起半邊天。
人生道路上,總會有人比我們跑得快、做得好,我們可能無法創造新事物、發明新產品,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審視、行動,來將事情做的更細致。
就想臺灣大米之王王永慶,只是在最初,他親自給別人家送米上門,就這一點點不同,最終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