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家里都是撿的親戚的舊衣服穿,一直到大學都是如此,導致我對穿衣服都是非常隨便,只要穿著舒服就好。媽媽小時候經常說只有我最不挑剔,給什么穿什么。
剛工作的時候穿的比較隨性,老是被問是不是還沒成年,同宿舍的室友又喜歡穿的比較成熟,有次去菜市場買菜,人家問她說你帶你女兒出來買菜啊,導致后面她都不再跟我一起出去,就算別叫我們一起,她也背著幫我推脫了。
很長一段時間我買衣服都是只買打折的,只要舒服就好,所以現在回過頭去看,自己的穿衣風格都是慘不忍睹。衣柜里很多都是買回來根本沒辦法搭配的衣服。
每次回家基本都是被妹妹吐槽,包括老公都是說,明明衣服買的不便宜,穿出來感覺卻非常土,隔壁大媽都說我勤儉節約,因為沒見我穿過一件好衣服。
現在還好買衣服會跟朋友一起去,讓別人幫忙參考,有幾個固定的牌子,算是比較適合自己的風格。一般店主都會推薦一些款式,然后搭配好一套的買,這樣對于我這樣不會搭配的也不錯。衣服的顏色選擇比較經典的黑色白色紅色,實在喜歡的其他艷色偶爾可以嘗試在一些小的配件上面。
出門的話會涂點口紅,慢慢的認識的人也會發現,整個人氣質都不一樣了。其實也沒怎么,就是盡量穿著簡單大方,這個年紀不是17.8的小姑涼什么都敢往身上套,也不是上班穿工服,下班隨便套件衣服就ok的。
看了極簡,清理了自己的柜子,把那些基本不穿的都清理了出去,只留下幾件穿的次數多的,然后添衣服都是選的基礎款,顏色舒服,款式也不錯的。
“別人有什么義務通過你邋遢的外表來了解你的能力”這句話最早還是在前段阿何分享的一篇關于穿著的文章里看到,來自楊瀾訪談錄。
記得很早看過楊瀾的一些經歷,她曾經在法國留學時候也是一天到晚穿著隨便,但是法國女人屬于非常注重外表細節,就是坐公交看到的都是優雅捧著書看的法國女人。我記得一個場景就是她的房東都看不下去她的隨意而來提醒她。后來在這種文化熏陶下,她終于開始注重自己形象,她說:沒有人有義務必須透過連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你必須精致,這是女人的尊嚴。我在后來的后來,都一直記得!
昨天我公公回來,我媽還說讓他把頭發剃了,他說不剃,還是挽了個髻,他說這個是形象問題。突然感觸很深,一個人的外在真的是一張行走的名片,你只要悟到了,你就真的比很多人運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