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陪伴孩子,還要給孩子一個幸福歡樂的家。
不要當著孩子的臉吵架。
有一個早上,大寶的好朋友敲開我家的門對我說:“阿姨。”
“你怎么今天沒上學啊?”我問。
孩子說:“我的書忘記拿了。”
“那我給你媽媽打電話,你知道媽媽電話號碼嗎?”
孩子說:“媽媽不在家,爸爸的手機昨晚吵架打碎了。”
“那我早點去上班,叫你媽媽回來給你找書本,送你去上學好不好。”
孩子說:“不想上學。”眼淚汪汪。
后來才知道,朋友兩夫妻昨天晚上吵了一架,手機摔壞了。孩子不敢回家,也不敢說話。害怕一不小心惹火了爸爸,爸爸要送她回老家,她不想回老家。從而,產生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把孩子弄出去,好好地吵。你吵架了,孩子害怕,她會以為她做錯了事情而造著你們吵架的根源。孩子會變得膽怯,自卑,對她以后的家庭會有很大的影響。
我有時氣急兇孩子的時候,看到小寶緊抱著身體,眼神充滿著恐怖和淚水。心里一顫抖,多像小時候的自己。
小寶兩分鐘后,會對我說:“媽媽,你不愛我了啦。”
我問:“為什么?”
她說:“你剛剛生氣得時候像一個可怕的老虎。”
我心里一驚。孩子沒安全感,這么小的孩子會表達。大一點的孩子,會藏在心里,越積越多。終有一天,她會爆發(fā)出來,后果不堪設想。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打架
我們現(xiàn)在這一代的父母,家暴應該很少啦。
我五六歲,有一個中午吃飯的時候。父親與母親不知為何吵架,吵得很厲害。父親一發(fā)脾氣,把碗摔在地上,哐當一聲,碎了。母親還在嘮嘮叨叨,父親隨手扔了一個板凳,把母親打暈了過去,血不停地流出來。那時,以為母親死了。我好怕好怕,一個人躲在角落里,不停地哭,不停地哭。
這個情景,深深地鉻在我腦海里,任憑我怎么也無法抹去這陰影。可能伴到我到終生。我長大以后,不想結婚,不想生小孩,也不喜歡小孩。對婚姻充滿恐懼。
我特別害怕我父親,他咳嗽一下,我的毛孔都會豎起來。不敢跟他說話,怕惹毛了他,自己會遭殃。
從小到大,父親沒有打過我,我從心里懼怕他。原生態(tài)的家庭,讓我變得敏感,膽小,自尊心很強,逆來順受。父親的話,不敢違抗。
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話
大寶上個學期,老是忘帶作業(yè)。我每次都會狠狠地批評她一頓。然后,陪她去學校拿。
后來有一天,班級微信里說,大寶的語文作業(yè)本沒寫。不過,在中午之前補好了。
晚上回來,我問她:“大寶,你為什么作業(yè)本沒帶卻不告訴媽媽呢?”
大寶說:“媽媽,我怕被你說。”
我想這是的,孩子因為害怕被罵而不敢說實話。我想了想說:“大寶,你作業(yè)沒完成是不對。沒跟爸爸媽媽說,也不對的。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告訴媽媽。我們一起想辦法。辦法永遠比困難多。”
后來,有一次,孩子沒帶英語作業(yè)本,她膽怯地告訴我。我第二天早上早半個小時,送她去學校補好。
從那之后,孩子沒有這種情況發(fā)生。接她的時候,我也會提醒她一下。
好好地跟孩子說話,心平氣和也說話。工作中,生活中,難免有許多不愉快的事情。回到家,記得換一個角色。不管你在工作多出色,做什么經理,老總。回到家,你是老公的老婆,老婆的老公,孩子的爸爸媽媽。
一個家庭和不和睦,媽媽占了很重的份量。你心平氣和了,孩子不會感到不安全。她喜歡回家,家給了停留的港灣。
媽媽都比較會嘮叨的,在老公孩子面前得改掉這個習慣。大家在外面辛苦了一天,就想回家好好放松放松。我見過一些朋友說,不喜歡回家,害怕回家,到了迫不得已才硬著頭皮回家。這種情況下,家遲早會拆散的。人心不聚哪。家沒有溫暖哪。
多鼓勵鼓勵孩子
父親輩,老是在外人面前貶低自己的小孩。可能是一種說話表達方式唄。
有一次,表姐來我家做客。表姐成績很優(yōu)秀。席間,不知誰問一下,我期末考試考得怎么樣。父親就說,考得很差,什么云云。那一餐飯,我感覺自己在嚼臘,難受,委屈。
現(xiàn)在,自己做父母了。我和老公約定三章,吃飯的時候,不批評孩子。也不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比。有朋友問我,孩子的成績怎么樣。我都對她們說,挺好的,她很用功。不當外人的面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多以鼓勵為主。這次考得不好,跟她一起分析錯誤,讓她下次注意。特別是女孩子,自尊心特別強,給孩子面子,讓孩子有臺階下,不會感到尷尬。
所謂幸福的家,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孩子。一家人樂其融融。爸爸對家有責任心,愛家,愛老婆和孩子。多留點時間陪陪家人。
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她是陽光,積極向上,樂觀的。
無戒21天訓練營
藍子辰第4天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