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不合群的人..
通俗的來說,我并不是抵觸社交的那類,但似乎社交讓我覺得沒那么舒適自在。
嘿,正在閱讀的你,也和我一樣,不合群嗎?
—01—
大概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獨處。
喜歡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爬到自己的搖籃床里睡覺,一個人站好隊領幼稚園老師發的餅干和糖果,一個人找個角落靜靜的看幼稚園每天下午三點半準時放的動畫片。
看上去似乎很“可憐”,“孤獨”,不開朗,甚至在別人眼里我是那種清高,不合群的孩子。
其實也不是這樣的呀,媽媽說我一生下來哭聲特別響,像是受了幾生幾世的委屈才來到這個世界,我知道表達喜怒哀樂,想要的東西會跟她去要,所以,大概一開始,我還算是一個開朗外向的孩子。
慢慢的,我開始變得獨立和內向。
大概是從小時候一群女孩子圍在一起看著什么有趣的東西,我也很興奮地湊上去的時候,一個高高白白長得也很漂亮的女生,對我說:你那么黑那么丑,嘴唇那么厚,我們才不給你看,你快到旁邊去。
那大概是我上中班的時候,雖然隔得很久遠了,這些話還是在我腦海里,怎么抹也抹不掉。
我不漂亮,個子小,腦門兒大,國字臉,大概沒有人愿意跟我交朋友了吧,我對自己說。
于是,我退出了她們的小圈子,不敢靠近,怕被嫌棄被嘲笑,怕更多的語言刀刺扎穿我那顆小小的心。
于是,從那時起,我開始,愛上獨處。
—02—
獨處(“不合群”)在我眼中并不是一個貶義詞。
相反的,我的世界中的獨處,應該是,既參加群體活動,有著正常的人際交往的同時,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讓自己跟自己對話,讓本我和虛我進行思想交流和思維碰撞。
很多煩惱和疑惑大都是在我獨處的時候想明白,并且從這個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但是,歸根到底,我的社交能力還是很差勁。跟朋友在一起,總會找不到話題,怕朋友尷尬,也怕自己這樣不善言辭,給朋友造成對我的誤會。
—03—
不合群很多時候是源于自卑。
從小的環境,就讓我覺得,臉蛋外貌身高真的很重要。
人們總是把目光放在漂亮的孩子身上,長得漂亮給人第一眼帶來的就是無限的好感,想去接近,想和他們做朋友。
但是,很幸運的是,上學以后,我發現了一個不需要臉蛋就可以得到好感和關注的東西—好成績。
在學校,成績好的孩子會得到老師的表揚,也會有很多人愿意和他們做朋友,甚至同學家長也會對這類孩子贊賞有加。
于是,我下定決心,要做一個成績很好的孩子。
踏實的日常學習,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再加上有那么一點的小聰明小悟性,很快,我在同班同年級孩子里,成績就很突出了。
就這樣,圍繞在我身邊的同學也越來越多,他們問我問題,我會耐心解答,每次解答完之后那句“謝謝”,總讓我受寵若驚并為之開心好久。
但很快,我又發現,校園里的朋友也分為兩種,一種是真心對待你,什么都不圖的,而另一種,其實會帶著一些目的而接近你。
小學的我,就經歷過人言可畏的真實感受。
大概是小學五六年級的樣子,那階段的數學開始學習一些平面幾何的知識,那次階段測試計算量很大,題目也比較靈活,很幸運的是,我考了滿分。
我記得那天的陽光特別好,我穿著好看的校服小裙子,從數學老師手里接過那張試卷,微微一笑,感覺整個世界都被窗外那束陽光包圍溫暖著,心情就像吃了棉花糖一樣甜蜜著,我回到座位,把試卷小心折好塞到書包里,打算回家跟父母分享這個消息。讓我難過的是,當我背著書包開開心心回家的時候,走到一個樓道轉角處,我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XXX真惡心,不就考了一個一百分,你看她驕傲得意的那個樣子,下次保證考不到。”還有幾個女生附和著,我偷偷看了一眼,那個領頭的女生是我們班當時跟我相處的很好的"好朋友"。不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打死我也不相信說這話的是她。
那時的我不知哪來的勇氣,帶著一股怒氣,淚水也在眼眶中打著轉兒,我走了下去,問她:"我哪里驕傲了?"
她瞬間漲紅了臉,對我說:"我們都看到了,你上去拿試卷的時候笑了,這不就是得意了不起瞧不起我們嗎。"
我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不然呢?我應該滿臉愁容面無表情地上去領試卷嗎?我連開心的資格都沒有?
.....
經歷過這次事件以后,我便又成了那個獨來獨往的人。一個人讀書,學習,成績也一直在班里第一。
很多時候,一個人會經歷很多語言攻擊,而這些語言攻擊,都會成為你未來成長道路上的一筆又一筆財富。
—03—
關于獨處。
我的故事還有很多,初高中的經歷讓我對獨處的感情更深,也讓我結交到很知心的好友。一直覺得,好友如好酒一般,不在多,而在深與精,經得起歲月的沉淀和事件的洗禮。我很感恩,對于我這樣的一種不太受人待見性格的人,能遇到這么棒的朋友。
以后有空也會再分享我的其他故事,讓我很開心的是,我個人對數學情有獨鐘,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數學一直是我的強項,所以也想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分享給正在被數學困擾的朋友們。
最后,送給正在閱讀的你們一段話,算是我的一點點小雞湯:
喜歡群居 偏愛獨處
一直覺得獨處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
可以獨自處理好一個人的事情
也可以消化個人的情緒
獨處仿佛是本我和虛我的一種親密交往
可以專心致志地關注自己的情緒
會教自己慢慢淡化別人眼光和評論對自己的影響
和一群人在一起時有一群人的快樂和歸屬感
一個人也有一個人的舒適灑脫和隨性
所以 所謂孤獨 不過是沒有體會到獨處的妙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