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初中生的愛國情懷很難調動。

? ? 有幸在本市一所市里不錯的初中實習半年,當實習的語文老師。因為本碩不一致,對于教書育人,還是很膽怯的。想起第一次站上講臺,給學生講課,那種心情。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忘。

? ? ? 我們主要以聽課為主,會分給我們一個語文班主任帶我們,我就聽她的課。我發現老師再講八年級上的新聞《北京2008奧運會舉辦權》那一課時,老師一直在講中國是如何的厲害,如何的不容易。老師的講解我覺得是很成功的,引起了我很多回憶,老師想想引起同學們的共鳴,但是同學們,都沒有反應。甚至是冷漠,我不是很理解。唯一的理由是年歲太小了,他們只看過2012和2016屆運動會,不認識劉翔,不認識楊瀾,不認識鄧亞萍。在之后的一課是《別了,不列顛尼亞》。是我同學講的,香港回歸的新聞,是一篇事件通訊。找了一個100秒的小段視頻,第一次看的時候就深深的觸動了我,我連續放了三遍,特別是中國先行部隊的車輪壓進香港的界內時候,內心只有驕傲和自豪。我同學在背課的時候,自己朗讀的時候,眼角都有點濕潤了。可是當視頻結束的時候,問感想。大家都不說話,兩個班都很沉默,期中有個班是活躍的班級。還是無動于衷,在課文講解的時候,也能明顯的感覺出來,是對文章內容的不理解。97年我也不懂事,我也沒看過這個視頻,唯一的原因就是比他們大,可能更能理解祖國的艱辛。

? ? ? 可是有一篇報道,小學生在校外聽到國歌聲,就站住行禮。這種行為被大家贊揚,我覺得,這是應該做的。我們班的學生。可能做不到,為什么,他們的情懷很難調動起來,初中生處于半幼稚,半成熟時期,但是愛國教育,愛國精神是小時候就該培養的,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沒有民族的認同感。沒有我是中國人的自豪感。是現在的世界太過于繁華嗎?還是現在的學生太過于浮躁?

? ?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