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是面向過程的語言,而 C ++ 是面向對象的語言。
C ++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 C 語言強化版。兩種語言有不少相似之處,且大部分時候,C ++ 可以兼容 C 語言。C ++ 可以直接運行 C 語言函數,但 C 語言不能調用 C ++。
C ++ 中,const 常量的不可變性得到了支持,而在 C 中,函數定義的 const 常量,可以通過指針修改。
C ++ 支持函數重載(同名函數,不同參數),C 不支持(C 函數名稱不可重復);C++ 的函數支持默認參數,C 和java 都不支持。
C ++ 有 string、bool 類型,而 C 中沒有專門的string、bool;但二者都是非 0 即 true
命名空間
命名空間,作用類似于 java 中的包名,為了在引用時區分不同庫中定義的同名函數或變量。
命名空間可以用雙冒號(::)表示;也可以直接在文件中用using指示進行聲明,使得特定命名空間的所有名字可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 C ++ 中,可以調用 C 語言的輸出方法
printf("this is a C output in C++\n");
// C ++ 自己的輸出方法
// << 運算符被重載,此處并不是左移,而是輸出流拼接,可以理解為輸出格式
std::cout << "this is a C++ couput" << std::endl;
return 0;
}
// 直接聲明命名空間
//using namespace std;
//
//int main() {
// //聲明命名空間后,無需再用 std:: 方式指明函數的所在
// cout << "this is the output with namespace" << endl;
// return 0;
//}
自定義命名空間
命名空間的定義一般置于 .hpp 的頭文件中,作為對外開放的接口聲明。
// 自定義一個命名空間
namespace bynamespace {
// 命名空間可以有變量
char * property;
// 類
class ObjectManager {
private:
char *className;
public:
char * getClassName();
void setClassName(char *className);
};
// 方法
void function(ObjectManager manager);
// 方法可能與其他命名空間的方法沖突
void cout();
// 命名空間內還可以嵌套命名空間
namespace subnamespace {
void sayHello();
}
}
// 添加命名空間引用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bynamespace;
int main() {
// 由于添加了引用,可以省略命名空間的名稱
ObjectManager manager = ObjectManager();
bynamespace::function(manager);
// 嵌套的命名空間,在沒有添加命名空間引用時,應為:bynamespace::subnamespace::sayHello();
subnamespace::sayHello();
// 當兩個命名空間內方法沖突時,不可以省略命名空間名稱,即便已經添加了引用
bynamespace::cout();
std::cout << "print" << endl;
return 0;
}
函數特性
C++ 中,函數支持重載和傳參默認值,但是默認值不似 kotlin 中那般靈活。C++ 中函數的參數默認值,必須從右往左進行默認值設置;在調用時,必須從左到右,傳入參數。
且在函數聲明時,需注意,要避開默認值可能帶來的函數重載。
using namespace std;
// 全賦值默認參數;此方法在調用時,無法跳過 a、b 直接給 c、d 賦值
int sum(string s, int a = 0, int b = 0, int c = 0, int d = 0) {
// sum(); -> a: 0, b: 0, c: 0, d: 0
// sum(1, 2); -> a: 1, b:2, c:0, d:0
// sum(1, 2, 3, 4); -> a: 1, b:2, c:3, d:4
cout << "a: " << a << ", b:" << b << ", c:" << c << ", d:" << d << endl;
return a + b + c + d;
}
// 不能這樣賦值默認值,必須從右到左填充,填充完 a,之后才可以填充 s
// int sum(string s = "abc", int a, int b = 0, int c = 0, int d = 0)
// 此方法無法再進行聲明,因為在上面的sum中,已經包含了兩個 int 參數的重載
// 但在聲明方法時,并不會報錯,而是在使用方法時報錯
// int sum(string a, int b);
// 此方法可以重載,因為上面默認值的方法第一個參數是 string,重載的方法,需從左到右保留參數
int sum(int a, int b);
int main() {
int t1 = sum("test1");
int t2 = sum("test2", 1, 2);
int t3 = sum("test3", 1, 2, 3, 4);
// 如果上面聲明了 int sum(string a, int b) 方法,則會報錯:Call to 'sum' is ambiguous
// int t4 = sum("test4", 1);
cout << "t1: " << t1 << ", t2:" << t2 << ", t3:" << t3 << endl;
return 0;
}
此外,在 C 或者 C++ 中,函數的參數聲明,可能只有類型,而沒有參數名。
一般這種沒有參數名的函數聲明,只是用于 .h 的聲明中,在后續的實現函數中還是需要填寫名稱的,否則沒有參數名的形參無法在函數體內被使用。
// 在參數聲明時,只有類型 int,沒有參數名
void printInfo(const int &, int);
// 調用時需要傳入一個 string 類型,但是并沒有任何用處,不建議這么寫
void printInfo(string) {
cout << endl;
}
int main() {
int a = 100;
// 調用時,必須傳遞該 int 類型參數
printInfo(a, 0);
return 0;
}
void printInfo(const int &value, int level) {
cout << "value: " << value << ", level: " << level << endl;
}
靜態變量
靜態變量可以直接在函數外部進行定義,全局可用。
static int DEBUG = 1;
在類中,需要先聲明的靜態變量,然后再初始化
class Test {
public:
// 先聲明
const int a;
}
// 再初始化
int Test::a = 10;
可變參數
C 和 C++ 中,都支持 ...
可變參數。
但與java 不同的是,無法自動識別參數個數。
因而一般在定義時,都會在參數前添加 int cout
參數聲明接下來的 ...
包含幾個變量。
...
參數必須位于最后一個位置。
...
支持傳入不同的基本類型(不支持自定義類型),但需要在解析的時候按順序解析。
在使用 ...
參數時,需要先創建 va_list 類型變量用于存儲這一系列參數。
通過 va_start(args, count)
將變量的值轉移到 va_list
中;其中 count
變量需要傳值 ...
的前一個函數入參。
通過 va_arg(ags, int)
方法,將 args
中的參數取出,其中int
為對應參數的類型。
最后需要用 va_end(args)
結束 args
的讀取。
int sum(int count, ...) {
int result = 0;
// 創建存儲入參的變量
va_list args;
// va_start 將入參讀取到 args 中,需要 ... 參數的前一個參數作為讀取錨點
va_start(args, count);
for (int i = 0; i < count; i++) {
// va_arg 讀取 args 中的參數,需要傳入對應的數據類型
result += va_arg(args, int);
}
// 結束讀取后,需要調用 var_end 方法
va_end(args);
return result;
}
int main() {
cout << sum(2, 10, 20) << endl;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