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小灶之前,我的人生基本上沒啥壓力,也沒什么動力,就想著和饒老師一起,把孩子照顧好,我的余生就以做“媽媽”的角色為主。
那是一種比較頹廢的生活狀態。
以照顧孩子為首位,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把“自我”壓抑在內心的小黑屋里了。覺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孩子的成長一點關系也沒有,沒必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做,因為沒啥實際意義。
時間久了,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她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了,很多時候并不聽我苦口婆心地說教和提醒,忽然就感到未來是如此不好掌控,再加上工作和情緒上的偶爾不順,就覺得好累,做什么都沒有精神,幾乎連孩子也不想管了。
頹廢之中,機緣巧合下,入了小灶,在這個抱團學習的社群里,我重拾讀書寫文的愛好,還結識了一群可愛、優秀的伙伴們,雖然感覺自己已收獲了很多,但是,比起他們的進步和成績,我跟他們的差距真是太大了。
想跟上他們進步的節奏,奈何能力有限,暗暗使勁努力,也沒有明顯的效果。我陷入從未有過的焦慮和迷茫之中,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出來。
從8月份以來,我一直在努力尋找自己的定位。目前定位還沒明確,有一句話覺得特別適合我:讓自己變得更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不知道如何給自己定位,就先把身邊的每一件事盡量做好,自己的工作、家庭、人際交往等等,運用在小灶學習的那些實用技巧,改進自己的思考和與人說話以及溝通的方式。
在小灶,每天有明確的閱讀和寫文任務,一天的時間都在忙碌中度過,沒有時間焦慮和迷茫了。
壓力之源,動力之庫。小灶五班,督促我成長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