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和否定性思維

你好,我是showhand,我在7月24號寫過一篇題為《警惕你的否定性思維》的文章,文章對否定性思維的形成和如何避免否定性思維進行了論述,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翻來看看。

否定性思維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坑,如果我們習慣性的否定別人,那么就無法和任何人建立正常交流溝通關系,無法和任何人有正常的交流溝通關系,就決定幾乎做不成什么事兒。

但是有一個“東西”和否定性思維非常像,那就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有時候做法看起來和否定性思維非常像,但是批判性思維和否定性思維是不一樣的。

在《學會提問》一書中,尼爾.布朗把批判性思維定義為:提出一系列相關性批判問題,以及在適當的時機提出并回答問題的能力和意愿。《學會提問》是寫批判性思維的最好的書。

提出批判性的問題以及回答這些問題是批判性思維的關鍵,因此批判性思維對于我們思考我們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時候有非常大的作用。

那么否定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有什么區別呢?

我覺得最重要的區別否定性思維針對的是別人,批判性思維針對的是自己。這話怎么說捏?

否定性思維通常是為了否定別人以滿足自己的比別人強的“自戀”,所以和別人溝通的時候,溝通的事情就變得不重要,否定別人這個動作才是重要的。這種行為通常我們不自知,但是如果被別人看在眼里,就會顯得好蠢。

我以前見到過一個案例,我認識的一個我們上一輩的人,做工地的,比較辛苦。有一次他和說起一個他們工地上面的事情,他說:“有一次,我們工地來了一個實習大學生。明明是大學生,可是啥也不懂,什么都要問別人,后來就被我戲弄了。可見現在大學生都沒什么能力,讀大學根本就沒什么用”。

出于對于長輩的尊敬,我并沒有反駁他,但是我覺得他這種思考方式是值得商榷的。他否定別人啥都不懂,否定別人沒什么能力,無非是想證明自己比別人強。他這么做的時候,最后就只能以戲弄別人收場,并不會產生好的,甚至是正常的溝通。

城市里面情況會好一些,但是在農村這種情況會比較普遍,一個上過大學的人回家,和一些不相關的人發生一些不相關的爭論,爭論的一個證明上大學是沒用的,一個要證明上大學是有用的。但是底層的心里機制是否定性思維,上大學有用沒有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證明“我比你強”。不過在農村如果一個人考上公務員,通常就不會發生這種爭執了,歷來的中國人都怕“當官的”。這一點我表示:呵呵。

批判性思維是為了解決自己內心的疑惑,提出問題,根據問題和人交流。和人交流的時候,解決自己內心的疑惑才是重要的,至于是不是否定別人,根本就不重要。

就批判性思維而言,史上最著名的要數蘇格拉底,這位仁兄對于真理的追求已經到了無法抑制的地步。不管遇到任何人,他都要和人家辯論,最后辯論的結果就是,人家總是辯論不過他。然后他又找更牛的人辯論,最后的結果就是把整個雅典城邦所有牛人都說輸了,于是大家商量決定把這貨給宰了。

但是蘇格拉底人家是帶著內心的疑惑去找人辯論的,所以越辯論,對于自己和對于世界的思考就越深刻。

雖然很多人不喜歡蘇格拉底,如果我生活在古希臘,我可能也不喜歡蘇格拉底。

這個求知欲極強的老頭,你又說不過他,他說的又是對的。

但是蘇格拉底對于人類文明的啟發確實無遠弗屆的,做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需要想蘇格拉底那么執著的去追求真理,但是我想保有批判性思維對于我們人生都是極其重要的。

批判性思維是針對自己非常好的一個思維清新器,人心復雜,人性更是難以預料。我們不用否定性思維去和人相處,因為這樣子我們無法成長,但是也不能人云亦云,保有批判性思維可以最大限度的免于受人迷惑。

最后歡迎你留言交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