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海子在詩中吟唱“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是的,我曾有機緣在德令哈治下的牧區腹地待過兩個多月,關于其中緣由,我不想多做贅述,簡言之就是從青島回家后,在家無事之余,家人介紹得了一份工作,然后被分派到德令哈那邊去搞測繪。
和通行的其他伙伴不一樣,雖然得知那邊條件艱苦,但我心里是愉悅的,我已然決定接受一切。因為我知道,我喜歡那樣的地方,我需要去經歷它。我也知道,只有去經歷了,才能填平我內心的溝壑,所以這也是我一直渴望在路上的原因。
初到德令哈,車子于傍晚到了一個小城,小城不大,但我也沒看到荒涼。那里的人也過著隨處可見的生活,甚至是更多的一份閑適,因為是西陲高原民族地區,漢人蒙人藏人混雜居住在一起,倒也和睦安然。
高原的夏天,天黑的很晚。我一個異鄉人走在街頭,心里似乎也會稍微地有些許想念。尤其是看到吃了飯的老人孩子婦女青年在街頭散步,在小城唯一的廣場上跳舞,玩耍,我也其中,站在那里看著他們的喜悅與自己的憂傷。
第二天一大早,車子進了山,去我們此行的目的地。車子在蜿蜒盤曲的山路上走了將近五個鐘頭,在提心掉膽中,好幾次地下車與推車中,在中午時分,車子停在了,一山腳下,下了車,是一個用磚墻和鐵柵欄圍成小院,中有簡單地用彩鋼瓦搭成的一排房間,五間,其中一間放著煤碳,可以的話我們暫且就叫它庫房吧!我們知道,領導經過和當地政府部門溝通,我們就要借住在這里了,直到測繪完成。
到的時候已是中午,我們把行李設備卸了下來。因為那天天氣很好,高原的陽光,燦爛得讓我們每個人心頭都熱情高漲,尤其是在那種完全自然的懷抱。我們打賭,賭對面山頭能否接收到手機信號。于是,幾個年輕人說干就干,開始爬山了。
我沒去,我還不是太想,我知道有的是日子,去了解它的一切。我留了下來,和做飯的阿姨一起燒水,因為天然氣爐等還沒拉進來,我們只好用最原始的方法,從溝里揀了牛糞,搬了大石頭支成最原始的灶臺,生火,燒水,一切簡單流暢。
午飯,因為我們只有兩輛車子,七八個人加上行李,設備以及其他,車子沒能載太多東西,所以又出去運我們吃飯及工作所需的其他東西了,不得不說的是,因為山路難行,距離又長,再加上高原氣候不定,我們買菜得至少一次買足夠十天吃的,因為有時還會碰上下雨,車子出不去,領導本來決定一周車子出去一次,置辦食物及匯報工作,當然也由四菜一湯改為兩菜外加一簡單的湯了。
很快,聽見了去爬山的伙伴在山頭的吼聲,我心里也特別渴望,也想要大吼,可還是克制了,因為我始終知道,一切都會來。水燒開了,我們中午只能吃早先備好的桶面了,伙伴也回來了,沒有信號,有些失落。阿姨在火里埋了幾個土豆,是的,我們帶了一袋土豆進來。在野外,土豆是個好東西,容易儲存,還富含淀粉,也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是的,接著說阿姨埋了幾個土豆在火里,像烤紅薯一樣。等它還沒熟,就已經可以聞到那股香味了,刨了出來,外面一層燒焦了黑黑的,當然我總愿意嘗試一切,味道不錯,你要是也能在那種境況,那種地方吃到一個烤土豆的話,那是一種快樂,一種記憶,可以用很長時間來回味。
說到這里,似乎有些說得有些過于細致了,好的,接下來的事情,讓我盡量地簡單道來:
后來的日子,幾乎是每天在扛著測繪的設備,我也學會了。在上山與下溝的工作和爬坡的皮卡里顛簸,以及雨后朋友們打牌等等中過去。當然,我爬上了那個山,好多次。
山里手機一直是沒有信號的,平時工作是靠對講機交流,而電也是用發電機發電,手機偶爾充了電是當手表,或者聽歌用的,許巍的歌,平靜而又憂傷,一直陪著我。偶爾隨車出山洗澡之類的,會帶著電腦出去,下載十幾部電影回來,消遣晚上的時光。
端午是在山里過的,因為下雨誤了很多時間,(其實山里是下雪,六月飛雪在這里尋常見)我們早上還是出去上班了,我和揚州的王彬一組,同是揚州的沙工和安徽的一位朋友一起。沒到中午,領導和強哥就從小城回來了,上面給捎來了粽子,雞鴨等肉類及其他,當然,過節是不能缺了酒的,我雖然不能喝,但興致也到了那兒,很是開心,條件艱苦,那種窮開心,是真正的快樂。
再后來我和王彬在飯后散步時,發現了一只病了眼睛的巖羊,由于受驚掉下了山崖,摔斷了一條腿,蒙人夫婦說它是懷了小羊仔的,用不了一周就要生了。我們開車把它拉回了林管所,簡單處理了一下,便放了出去,可是第二天回去吃午飯時看到一大群禿鷲在溝里盤旋,我跑過去看,已只剩下骨架了,肚中未出生的小羊也被拉了出來。生命自然有它的法則,我痛,它卻永遠亙古不變。
還有,那里的蒙人很是善良淳樸,殺羊請我們吃飯,我喝了酥油茶,那天他家人很多,過節一樣,人們都來看我們,我從未受到那樣的禮遇。我騎馬,參觀蒙古包……有一次,在他們的羊被狼咬傷后,他們特意開車來送了一只羊給我們,他們自己是不吃死物的。有必要說一下的是他們有自己的車子,在城里還有房子,放牧或許已經演變成一種職業了,但不改的,依然是他們民族的性格。我到現在時常會想起,我在那里有朋友。
有一次下暴雨發洪水,路被沖毀,我們車子被隔在半路走了回去。
還有一次,老皮卡壞在了半路,另一輛車出去了沒有回來,也沒信號,我們走了十九公里路往回趕,后來領導著急,叫了蒙人朋友騎摩托車帶他來找我們,回去吃飯已是凌晨。
我記得我一個人發現那個山洞,里面有條蛇的那個,我們進去過,我們猜測那里住過野獸,至少在很久以前。我們去山里深處,被開過礦的地方撿玉石……
還有有趣的一件事是有蒙人朋友送安徽的同事一條小狗,很是可愛調皮,那段時間因為下雨,好幾天沒吃肉了,也因為貪吃吧,朋友給它取名叫“肉”,然后開玩笑說,先養著,養肥了隨時準備殺掉,當然,那只是玩笑,但我想了想,覺得是個好名字,有原始的味道。
八月底,天變冷了,我也該回家了,家人對我有其他的期待,我知道,我也不得不回去。回去的那天,他們送我出山,當我站在街頭,我發現我有些傻,我是穿著毛衣和風衣出來的,曬得又黑又丑,頭發也很長,像個野人,山里早晚都很冷,而我也有些陌生感,面對熙攘的街道和人群, 如野人被放在現代摩登街頭一樣的隱隱的害怕。
那天在路上,手機有了信號,我得知我患小兒麻痹癥的朋友因車禍而逝去……在西海之畔,我站在高原燦爛陽光下,在拍照戲水的游客中間,我平凡而卑微。望著那亙古的平靜的水面,我釋然了,我懂得我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我懂得我希望個什么樣的人在一起,那便是遠行所帶給我成長,所以我也說與其旅行不如去一個地方真正地生活一段時間,才是對你的內心有益的。花一兩天時間旅行只能說是去過,帶給你的是也可能只有兩張照片,而一段時間的暫住,卻可以說是生活,而生活可以給你成長,豐富你的內心。
關于德令哈的記憶,往事如昨,歷歷在目。還有好多事情不能夠去細說,只能在我眼眸里沉淀,我會在心底千千萬萬遍地回味:沒有電,沒有信號,手機電腦在那里只是一塊石頭,或者當一塊表來用,沒有車水馬龍,只有漫山遍野的牛羊野馬,沒有喧嚷的人群,只有蟲鳴鳥叫花香,沒有商場超市,只有陽光空氣和藍天白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始而平凡,恍若在世界之外。
是的,這就是我的德令哈時光,短暫而美好,美好只有我知道,成長也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