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wiky的《長安月》這首歌。
恰逢今晚剛看完了了《王朝的女人》這部電影,于是,就著這首歌,在小區里來來回回晃悠了幾十圈。遼遠疏闊的天空,七七八八掛著幾顆零落的星子,我在偌大的小區逛了好幾圈,也未看到月亮的身影,事實上我覺得此情此景之下應該要有月亮的。故而只能將剩下的心思轉移到歌曲的意境里。
不知是近來心情大好還是這種天氣,這種夜晚適合抒情,一首歌居然聽的我如癡如醉。不會舞,否則,我定會找個空曠的地方,好好跳支舞,不用像貴妃那般傾國傾城,亦不用傾倒誰,對得起這樣的風,這樣的夜,這樣有情趣的自己即可。不擅喝酒,否則定然花間一壺酒,不發泄,不抒情,亦不用消遣,在這風花雪月之下,自己陪自己風流一把就好。
所以,暗自告訴自己,一定要學會跳一支舞,哪怕一支,將其跳到極致,驚鴻舞也好,可以舞給自己心愛的男子。霓裳羽衣也罷,跳給想要終身相伴之人。或者跳給自己也好,感受自己衣袂飄飄,身隨心動的感覺。下過雨的夜,花香四溢的晚上……不論什么時候,想怎么跳就怎么跳。
會一種樂器也好。歡快的,沉痛的,寂寞的,悲涼的心情,都可以在指尖任意流走。蕭,凄寒嗚咽,塤,遼遠蒼涼,我覺得這都挺適合我這性子的。
翰維說“我覺得琴棋書畫最好會一樣”很有道理。至少,在這樣的夜里,有一個東西可以承載情趣。不至于像我現在這般,唯有靜聽潺潺流水聲。
這首曲子可以說有點凄清,但卻有月光如水的感覺。你說,冷清的月光如水般灑在歷經千百年被磨得發亮的石板上,是種什么樣的感覺?這石板,見證過繁榮,經歷過滄桑,有過歷史,有過記憶,會不會生出感情的魂?我記得你說過長安的夜是靜謐的,我想,長安就應該是這種感覺。畢竟,歷史是個沉重的東西,有歷史的東西,應該是沉穩的,嚴肅的,莊重的。或者,經歷過那么多次的改朝換代,看過那么多的榮增榮減,再看什么,都應該是從容淡定的了吧。
wiky唱“折一支楊柳權做簪,再看這月色悄然”。我想,于那牡丹正盛之事,折一支做簪,提一壺酒,獨臥花間,該是一倒怎樣的瀟灑恣肆。不知,貴妃當年除了華清池里藕臂半露,纖腰輕擺以外,可否想過,趁著這盛唐,趁著這榮寵尤在,趁著這韶華正好,做一場“繡口一吐,半個盛唐”之夢?
還是挺喜歡冰冰演的楊玉環,不論歷史吻合度高低,至少這是個敢愛敢恨的女子,亦是一個為愛癡狂的女子,“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是不是真不怨我不知道,至少,用冰冰的話來說,她給自己做了回主。
曾有人說,偉大的愛情之所以被人們歌頌,大多時候是因為自己求不得。我們曾羨慕過那些在史書中出現的名字,卻忽略了它背后的心酸。不然怎會有“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的后來呢。“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的時候,她大抵沒想過,背負了那么多東西后得到的愛情,依然不會長久,大抵沒想過,一個王朝的興衰,有一天居然跟她掛鉤了吧。
歷史遺留下來的故事,史書記載的傳奇,狼毫不能揮灑,琴瑟不可言傳,花開花落,轉瞬千年。唯有溫柔的呢喃,縈繞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