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喜歡看電視劇,只要一有空我就會追個不停。
不知道這算不算我 的一大愛好,我看電視劇還有些不一樣,我喜歡追經典的熱劇,就比如:那段時間我還在外地上班的時候我就愛追《紅樓夢》,沒有電視機,專門買CDVD買的光碟來看的,還記得那是大概16~17歲的時候吧!還是勤工撿學的前后不久,想想都過去都5~6年了。
還記得當時看紅樓夢的時候的感受,不一定看的懂,但就是很迷戀那種感覺,里面的王熙鳳是個厲害的角色,好久之后才知道她是個老戲骨,還跟文章有過段緋聞呢?呵呵扯遠了,
最后還是硬生生的給追完了,
我也納悶,怎么就喜歡上了紅樓夢,里面的人物很多很多,多到眼花繚亂,大致是講當時的四大家族之一的前后經過,以及衰敗史的故事,印象最深那段是《劉姥姥大觀園》,雖然很多年過去了,但當時演劉姥姥的這個角色還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與關注,畢竟作為一個普通人,是沒有機會見過這么大的世面的,劇中的劉姥姥也算是大家族的一個遠房親戚,看到大觀園就是看到一幅美麗的景色一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雖然滿是白發,身著卻一點也不樸素,隱臃腫的身材,與大觀園顯得格格不入,恰巧與老主人的身著打扮,舉手頭投,還有身邊的幾個丫鬟,形成了宣明的對比。她的眼神看什么都是稀奇的很,嘴里還會不停的說:好好好,而老主人只是微微地笑笑,并沒有多說什么。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電視劇也不知道看了多久,大概百多集吧!就這么給追完了。現在想想,那時有幾乎快到了,上班---追劇---吃飯---上班的地步,也不知道哪來那么大的毅力從第一集繁榮昌盛到最后興敗衰史給全部追完了。
現在想想,紅樓夢做為四大名著之一,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我感悟的最大道理就是,少不看紅樓,中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而我卻在少時追完了紅樓夢的同時,也陸陸續續看了三國,
當然追劇的過程不都是完全享受的,得根據里面的人物反射出自己的情感,就比如看紅樓的時候,賈寶玉跟林黛玉兩個活寶,能把情緒給玩完了,就拿林黛玉來說吧,樹葉落了也哭,螞蟻死了也哭,賈寶玉跟別的女孩子說話也哭,最后電視劇演完了,他自己也快哭死了,雖然我說的有些偏見,但在紅樓里面不可否認的是林黛玉演的確實是個柔柔弱弱的小女子,只是后來又看見她演了一部很活躍的電視劇,形象,個性,態度都完全相反。
這也讓我意識到老是哭的人真的很不好,對自己身體不好,也不好看。最后郁悶而死,所以人活著就該向薛寶衩一樣,找到自己的位置,體現自己的價值,還能幫助身邊的人,與周圍關系處的順,對上對下對自己,都坦坦蕩蕩,樂觀開朗,也會了解到她是唱戲劇出身的名叫李沁,難怪身上的氣質顯些不同一般的演員。
雖然故事里王熙鳳很能干,做事風風火火,但做人卻不如紅樓里的另一個人物,而這個人物都連王熙鳳自己都說不如她,只是這個人物自己本身就是只做好自己份內事,不像王熙鳳這么“八面玲瓏”大家看了都怕她的人,自己的老公都管不住,在自己最后得了病,床前空無一人,她老公還在與她人風流快活。
沒想到曾經這么厲害的一個人最后卻落得這般下場,作為一個女人這么操持大家庭,不顧自己的身體,值得嗎?隨著王熙鳳的病逝,這樣的大家族最后也在一點一點衰敗。
最后的結局不是很好,也算看完了,雖然現在想想還是有點小傷感,但不得不承認,不愧是一部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