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是1月2號,瘋狂了兩天,身邊的同學都投入積極緊張的備考中。剛去吃飯,路上正好碰到平時上課坐一起的一個妹子。
“這么著急,趕著去約會???”妹子去約會時確實會腳下生風。
“約毛線啊,前兩天都去玩了,今天去自習?!?/p>
“終于敢承認自己去自習啦?”我看她一副嚴肅臉,忍不住調戲一下。
“反正期末時候,大家都復習,我這么說也就不奇怪啊哈哈哈哈。”妹子果然get到了我的點,回答地真心實意。
我當然要好好祝她新年快樂,復習加油。她樂顛樂顛兒地跑去教學樓自習。我卻在想起了幾個月前和她的聊天后,想沖上去抱抱她,告訴她——我才不管考試結果如何,你依然是那個努力善良堅強的女孩兒。
大三剛開學時,班里有一位男同學仿佛突然轉性。前兩年上課愛來不來,來了也坐最后一排睡覺起哄玩手機,他唯一證明自己還存在的方式就是班級通訊錄里還有他的姓名。那時候,他空虛地很認真;而現在,他認真地很充實。
我們在用口說著改變,他用的是行動。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們都發現了他總會坐在第二排聽講,獨自一個快速吃完飯,臉上再無事不關己的笑。然后,我們知道了他把電腦鎖進保險箱,手機卸載了社交和游戲軟件,去圖書館借很多書,有規律地作息。
有一天我和之前提到的妹子又看到他背書包去教學樓。于是有了這樣的對話。
“我真佩服他有這種勇氣?!?/p>
“懸崖勒馬,浪子回頭的勇氣?”
“不。是讓自己的改變和努力讓所有人看到的勇氣?!?/p>
我很吃力地咀嚼這個回答,才得以明白這句話的言外之意。
妹子之前和我講過她心里的一個癥結:上大學后,她不再敢明目張膽地做自己。我以為我又可以給她灌一碗“年輕人就要敢說敢做,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的雞湯。結果真實的情況讓我不知道怎么勸慰她。
她是一個很踏實的姑娘。雖然大學才認識,但以我對她的了解。她的優秀是從小就養成的習慣。在那個小城鎮,她可以用學習成績和各種才藝碾壓同齡人。她不是狂妄自大的人,但也享受這種努力就有回報和掌聲的優越感。高考發揮地不夠好,陰差陽錯被這所沒什么名氣的211學校錄取。失落遺憾怨念都有過,最終也妥協了:到哪兒不都得靠自己嗎?
她不愿成為大學校園里成為“溫暖被窩的奴隸”中的一員,于是報了喜歡的社團,參加感興趣的比賽,沒事兒的話就泡圖書館一整天。最重要的是,當大多數同學開啟大學課堂逃課、玩手機、物色對象、廣撒網交朋友時,她至少會在課堂上聽講,課后做網上作業,不懂的問題請教老師。她井然有序地過著大一的生活,確實很值得我敬佩。
“但是,我發現我錯了。我曾以為上大學后,我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我的朋友可以自己選擇,我可以過上豐富充實的自由時光。真實的情況卻讓我惶恐了,原來我無法隨心所欲是因為我不能躲開周圍人的眼光?!?/p>
“你還記得大一時候學校舉辦新生書畫大賽嗎?每個班被硬性要求至少出兩個作品。我不知道是剛上大學的同學們是太過嬌羞,韜光養晦,不屑參與還是真的不會,好幾天都沒有人報名。班長只好查看開學時每個人填的登記表,于是在愛好特長那一欄填了書法繪畫的我就被各種為了集體榮譽啊什么的言論捆綁著去報名。結果我只替班級拿回了優秀獎。之后就聽到了班里有個人的話:早知道我去報名了。我知道我不能玻璃心,也不應該想太多,但那一刻還是覺得自己的自作多情很可笑。太多人只會關注結果,我早就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對于大一時候的我,還是深感自不量力后被人狠狠打臉的痛苦?!?/p>
“我告訴自己,路還長,我怎么能管得住別人的閑言碎語。我該繼續好好過我的大學。我參加各種志愿活動,我想通過自己一點點的付出讓別人感到快樂。在一次班級論壇時,大家聊到各自的夢想。我說要不我就好好掙錢,以后也能做更多慈善公益吧。我天,竟然有人問道,變成像陳光標那樣嗎?慈善不是說出來的,是要低調實在地去做。嗯,你說的都對??墒潜磉_自己想成為一個更厲害的志愿者就是一件裝逼裝圣母的事了嗎?于是,我后來知道自己做公益要小心翼翼,不然會讓有些人認為我在作秀在展示自己愛心爆棚。那一年的年度十佳志愿者我沒有拿到,因為我壓根兒沒交什么報名表。好玩的是,我成為了他們同情的對象:看來你離做慈善家的夢想還遠呢。”
“我在上大學之前,告訴自己,上大學后一定要泡在圖書館至少一天,體驗一下真正的徜徉在書的海洋中的感覺。晚上回到寢室,卻是正看著搞笑綜藝節目的室友的一句:學霸終于從圖書館回來啦,我們這些學渣啊,只能看懂腦殘劇。我還以為在逗笑呢,與對方開玩笑:要不要明天和我一起去看書。結果,人家接了一句:我還是不要打擾學霸了,反正我也不指望拿那點兒獎學金??此谋砬?,不像是和我講段子的。我還能說什么。你知道最好玩的是什么,一學期結束,我這個所謂的學霸名次還不如人家。我不覺得拿不到獎學金什么的是丟臉的事,我只是受不了她眼神里那種‘虧你那么用功,還是不如我’的得意感?!?/p>
“對啊,我就是做志愿被人說成是高尚圣母,最后連個優秀志愿者都拿不到的人。我還是那個上課聽講,下課不抄作業,期末會復習,被人叫做學霸最后卻拿不到第一的傻逼。我還是那個明明沒什么突出之處還敢代表班級參賽拿不到大獎的自大狂?!?/p>
“可是,人在一天天長大,我看多了這樣的嘴臉,但是我沒有勇氣和任何人辯解。我不想說我做志愿之前不知道還有獎可以拿,我去圖書館看的書不是課本,我上課聽講只是不想嚼著口香糖戴著耳機玩手機,讓年過六旬的老師孤單地在黑板上寫寫畫畫,我代表班級參賽不是我自愿和自信,只是我他媽不參加就沒一個人愿意出頭當那個被大家看笑話的人。還有,我想告訴他們,我做任何事情,只要沒有侵犯到你,我都是做給我自己的,你沒資格人前背后說三道四。我性格里沒有和人起沖突的基因。”
“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在做那個率性自在的人了。我變得不再坦白。辛苦做一天志愿回來,我不再與那些人分享我認識的好玩的人和事;只要她們不問我今天去哪里,我也不再主動開口推薦新上市的好書好電影;我參加比賽,也只有在幾輪淘汰最終拿名次后,才會在請同學吃飯時分享這個好消息;我甚至嘗試過逃課通宵抄別人的作業,我不想被人說成努力后還沒什么成績的人,只是想要變得和身邊的人一樣,即便我覺得真正放肆精彩的青春不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體現?!?/p>
“所以,我羨慕那些可以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堅定不移地做自己的人。我佩服那些真的能不在乎結果是好是壞的人,因為我能接受努力沒有回報的真相,可是接受不了一張張嘴巴的另類說法。我無意揣摩人心的深不可測,往好處想,我實在承受不了別人對我的失望。我只能暫且選擇默不作聲,等一切塵埃落定,等我揚眉吐氣,再與大家分享吧?!?/p>
我多想告訴她,有很多人陷入和她一樣的困境。包括我。
我在簡書寫東西半年了,只告訴過四個人。不是我想保持神秘,是我真的怕讓人失望。
請別開口閉口就說別人玻璃心,不是所有人都有金剛不壞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喝過的心靈雞湯還不足以讓我們有更強大的內心,能忍著不罵出聲已經是對生活最大的溫柔了,你怎么還忍心勸她看開別人的不理解和惡意的冷嘲熱諷。
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說撕逼就撕逼,讓自己辛苦維持了十多年的形象頃刻間土崩瓦解。那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維護她那一點點的自尊,讓她按現在選擇的方式對抗這些不如意,等待她自己想要和我們分享喜悅的時刻。
良性循環才是生活永續的關鍵。
新的一年,我們可不可以心存善意,注意一下自己說出的那些玩笑話,或許我們眼中虛偽的人會更坦白更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