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瘋女人”(姑且這么叫她吧)是在大一的時候。那次我參加的一個社團在學校食堂前面的廣場舉辦活動,有獎問答比賽。在活動現場,我負責統計參加比賽的同學的得分情況。不知在什么時候,瘋女人從人群中走到了我的跟前。她大約六十多歲,個子不高,身材單薄,蓬頭垢面的,衣服也是十分臟。雖然,我有些討厭,但是因為在舉辦活動,我就禮貌性地問她:“奶奶,您要參加比賽嗎?”她臉上露出了奇怪的神情,咕噥著說了一句,我沒有聽清。于是我接著問道:“奶奶,我們在舉辦有獎問答比賽,您要參加嗎?”她盯著我看了幾秒鐘,終于說道:“你們這多人在干什么?”我以為她沒有聽清我剛才的話,便又重復了一遍:“我們在舉辦有獎知識競答,只要您回答問題,就可以獲得積分,積分排名靠前的人會得到我們的獎品。”她點了點頭說了句毫無邊際的話:“你們應該好好學習。”我開始覺得她有些不正常了,但無法確認。為了盡快讓她走,我對旁邊的同學說:“給這位奶奶一個紀念品吧。”所謂的紀念品,就是我們最低等的獎品——口罩。她得了口罩之后,竟來了興致,對我們說:“我們學校的學生都是高材生,無論哪個專業,理工農醫,都要堅持黨的領導,為國家發展出力……”總之就是一堆“偉光正”的言辭,聽著就像上個世紀的標語。她一直待在我們的攤點說一些類似的話,我們都有些不耐煩了。
到了下午一點多的時候,天色突然變暗了,可能要下起雨來,而且飯點兒過了,廣場上的人少了許多,我們也準備收拾東西回去了。瘋女人竟還沒有離開的意思,嘴里嘟嘟嚷嚷著些奇怪的話,不時她還會變得很激動。為了打發他離開,我們部門的負責人對她說:“奶奶,我們要回去了,您要是沒事的話,也趕緊回去吧。您看這天氣,可能待會要下雨了?!悲偱苏f了句:“我沒有家,我的家被他弄沒了。”然后神情恍惚地離開了,我們由于急著收拾東西,對這句話也便沒有多想。
如果瘋女人從那以后再沒有出現在學校里出現過,我是絕不會記住她的,不過顯然,她和這個學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第二次見到瘋女人的時候,是在大一下學期,那次我正在上課。在上課鈴響起的時候,瘋女人進來了,她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了下來,我正好坐在她的后面一排。老師看了她一眼,并沒有在意,開始上課了。我看到瘋女人時而看著黑板,時而在一個本子上記些什么。她用的筆是那種很普通的木質鉛筆,本子是小學生用的練習本,我看了一眼她寫的東西,竟是些七歪八扭的像是符號的東西,根本無法看出她寫的是什么字。不僅如此,她有時候還會在嘴里輕聲地嘟囔,甚至兩手揮舞起來,把周圍的同學嚇了一跳。老師看了看她,神情復雜。我本以為他會把她趕出去,結果他并沒有,接著自顧自地講課。等到下課鈴響起,學生們陸續地收拾東西準備離開的時候,瘋女人也慢慢吞吞地走了出去。
不知是什么原因,自那以后,我見到瘋女人的次數竟突然多了起來:她有時會躺在教學樓前面的花壇里睡覺,她有時會拎著一個大的蛇皮口袋在食堂門口出現……而且她的裝束似乎始終不變,一直都是一件厚厚的、有些破舊的深色大衣。這個人逐漸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終于有一天,我偶然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她的照片,看樣子那時她正在教室里聽課。發這張照片的人在下面問這個人是誰?這也正是我一直想知道的。接著,下面有同學的各種評論和回復,整件事才逐漸清晰起來。
原來,這個女人年輕的時候是我們大學附屬中學的老師,她的丈夫是學校的教授。后來,她的丈夫因為工作關系到了國外,從此便沒有再回來。經歷了這些,她近乎崩潰,她找過教授的親人、同事,也找過學校的各級領導,希望討個說法,但是這畢竟是她和她丈夫的私事,其他人也無法多管,所以也只能不了了之。由于這件事在當時影響很大,所以上了年紀的教授幾乎沒有不知道的。后來,她變得瘋瘋癲癲,整日在學校里游蕩。她附屬中學的工作沒法做下去了,不過所幸學校憐憫她,給了她退休教師的待遇。
瘋女人的確是有些可憐的,不過我也并不想過多地譴責她的丈夫,畢竟她因此而發瘋恐怕也是他無法預料到的吧。
想起了第一次遇見瘋女人時,她說的那句話:“我沒有家,我的家被他弄沒了?!庇行┬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