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云寶同學生日分享給每個小朋友一個山楂卷棒棒糖(也許還有其他生日禮物),傍晚回家的路上,云寶就拆開打算獨享了。
涵寶:妹妹,給我嘗一口好不好。
云寶:不好。
涵寶:以前我同學生日的時候,發的好吃的我也分享給你吃了啊。
我:是呀,以前姐姐也分享給你吃了,妹妹,分點給姐姐吃好不好。
云寶:不行。
涵寶開始哭起來了:那我以后也不給你吃了。
我:妹妹,你看姐姐哭的多傷心啊,姐姐好難過,你就分點兒嘛。
云寶:你可以給姐姐買棒棒糖啊,這樣姐姐就不會那么傷心了。
我:可是我去哪里買呢?你看這路上也沒有賣的啊。
云寶:好又多(小區里的超市)呀。
我:那還好遠呢,我們還有好久才到家呢。你看姐姐好難過,你就忍心讓姐姐那么傷心,那么難過嗎?
云寶終于把山楂卷往后遞給了姐姐(自行車上一前一后的坐著),姐姐咬了一口,把山楂卷咬散了。云寶也哭了起來,自己的利益貌似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我趕緊把山楂卷安裝在原來的柄上,安撫妹妹,“哦,現在這個山楂卷好像沒有原來那么完美了,所以云云哭了,對吧?”云寶說嗯。我繼續說:看姐姐現在沒哭了,她很開心(嘗到了山楂卷)妹妹能夠分享;媽媽也很開心,因為云云會分享了;云云也很開心,因為姐姐不哭了,不傷心了。
云寶:恩,我很開心;不過我還是有一點點難過。
我:啊?為什么啊?
心里面以為是妹妹咬的太多了點兒山楂卷,所以云寶會難過。
云寶:因為姐姐沒有等我說開始,就咬了。
姐姐:可是你沒有告訴我你要說開始我才能咬啊。
我:我也以為你遞給姐姐的時候,就表示你已經同意了啊;這是一場誤會,要不再來一次?
云寶又把棒棒糖遞給了姐姐,姐姐在妹妹說完開始后,用牙齒小小地碰了一點點山楂卷,然后換給了妹妹。
然后云寶也開心了;不過涵寶還是有點不開心的說:以后我要是有好吃的了,我也只分一點點給妹妹。
我趕忙補充:要是以后姐姐有很多好吃的也分很多給妹妹;要是像今天妹妹這樣少的,就分一點點給妹妹,對吧。
……
想著張嘉添老師講要讓孩子學會分享,我們慣用三個錯招:教導和要求、誘惑、威脅——分享一點嘛、你分享了我給你買更多更大的、你不分享以后我也不給你了——剛開始我用了教導,姐姐用了威脅,結果都不管用,還是喚起小孩子的慈悲心和同理心,才能主動分享。分享后還要告訴我們很感謝她的分享,她的分享也能給我們帶來喜悅,進而也能帶給她喜悅。這樣才能培養好孩子的分享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