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平安夜,洋人的節日。向來對節日不感冒,尤其是“舶來品”。知道圣誕老人又不會假惺惺來到我身邊,也不會把我想要的一切偷偷塞到我的枕頭底下,比如一沓厚厚的“毛爺爺”,一張王菲演唱會門票,所以干脆心灰意冷了。
從小幾乎不過圣誕節,只是進入大學發現人們都把外來的東西當成自己的文化,把圣誕過得比國慶節還隆重熱鬧。紅妝素裹的晚會,隨處可見的節日裝扮,互贈蘋果的流行風,都把洋人的精髓悟得通透!
如今這些禮節更是蔓延到中國大地的邊邊角角,每年這時都會收到學生熱情洋溢的祝福。昨天周五,很多孩子瞅準時機很懂事地為老師們送上節日的祝福,一個個經過精心包裝的禮盒,往辦公桌上一擺,就形成了一道道奪目的風景線。
同事戲言道,現在的孩子們情商蠻高的嘛!另一同事逗趣道,不是孩子情商高,而是無孔不入的商家宣傳工作做得太好!
不管是何種理由,孩子們能在節日里記得給老師送上祝福,并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老師買點禮物,就動機而言,也是可喜可賀的。
在一桌的平安果中,有一張卡片深得我心。純手工制作,繪圖,上色,剪貼,點綴,簡簡單單,清清爽爽,卻凝聚著一個孩子滿滿的心意。要知道,臨近期末,功課繁忙,孩子們每天回到家,能按時完成所有作業已經很不錯了,孩子還抽出時間親手繪制一幅應時應景的圖畫送給老師,多讓人感動。
我不在乎過什么節,也不在乎孩子送什么禮,我只在乎孩子們會不會感恩老師的付出,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張小小的卡片,一句真心的話語,都是孩子們的真情流露,自然表達。
就像我們從小教孩子說“您好”“謝謝”這些文雅的字眼一樣,我們希望這些溫情的表達方式融進孩子的血液,使他沉悶的生活散發出一些閃耀的光芒。
恰逢周末,學生已然不在身邊,手機時不時冒出幾條祝福短信,基本都是以前的學生,或幽默或真摯,或搞笑或深情,主旨無非是節日快樂,可是我只能做到皮笑肉不笑。
看不見你的身影,我怎么睡得著?我的小姐姐。
日出又日落,日落又日出,我已經在一次又一次的別離中變得麻木了。
周末太過短暫,不想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愣是忍著沒回去看娃。如今,你已經九個多月了,會自己扶著站立,會獨自吃餅干,會發出雙音節baba或mama,會一喊拜拜,你就揮舞著小手臂,也會喜新厭舊,挑食挑人。
今天抱了很多小娃娃,比你大的,比你小的,帶著奶香味的,剛學走路的,我抱著他們,就一直在臆想關于你的點點滴滴。想的多了,就憂心忡忡了,擔心你稚嫩的臉蛋被冷風吹后變成鍋巴樣,擔心你爺爺盛飯的間隙你一個人在客廳大喊大叫,擔心你吃得太多動得太少……
看到別的辣媽非常麻利地給孩子喂食穿衣,我才突然意識到入冬后我連衣服沒給你穿過,本來就笨手笨腳的我要錯過多少學習進步的機會!真恨不得馬上飛奔到你身邊,狂補為娘修煉手冊,從喂你吃飯開始,再研究如何逗你笑,再趁你心情愉悅講個暖心的故事,只要你平安喜樂,每一天都是我的節日。
還有可愛又可氣的孩子她爹,這是七年以來,我們唯一一次不在一起過圣誕節了。去年此時,我們一起散步到廣場,節日的氣氛濃烈,圣誕老人的造型隨處可見,你不顧我大腹便便的孕肚,拿著手機給我們娘倆卡擦了一張又一張!手凍得不行了,你就捧在手心不停地搓,很神奇,我凍僵的手指一到你厚實的手掌就會鮮活如初。
時光倒回我們初相遇的那年,你疾風驟雨的關懷緊緊把我包圍,讓我透不過氣。贛北,深冬,有雪,也是圣誕前后,你說看著我就冷,非要送我東西,回到宿舍打開一看,瞬間被室友圍攻,那圍脖,那手套,那棉襪,全套設備,太卡哇伊了!原來我在你心里是這樣不染塵埃的少女。滿是羞怯與不安,如今圍脖不知道被丟棄到哪個角落里了,手套卻一直躺在箱子最深處,變了型,褪了色。青蔥歲月的心跳與沖動卻在心里永不失散。
一個人不敢去逛街,尤其是在這種日子。很容易傷感,我承認就是這么矯情。每當夜幕四合后,街燈亮起,一扇一扇窗口次第亮起星星點點,失落、孤獨、沒有歸宿感,想家的念頭就會瘋狂襲來。
想和孩子相聚一起哭哭笑笑,也想和父母圍爐烤火話家長里短。
所以今天,無論如何,我也不愿留在燈火闌珊的城市里,滿街的熱鬧與步履匆忙,滿眼的車水馬龍花月夜,把自己一身的赤條條襯托得一覽無遺。
毫不猶豫又回到了父母身邊,蹭吃蹭喝蹭關心。
哪有什么所謂的歲月靜好,都是因為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所以,不管什么日子,我愛的人,只要你們是健康平安的,我的每個忘穿秋水的黑夜都是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