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有遇到什么問題嗎,遇到問題時你是怎么解決的呢,你有沒有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呢?
今天的內容來自日本作家渡邊健介的《世界最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渡邊健介曾在世界頂級的經營咨詢工作---麥肯錫公司工作過,探知到了麥肯錫解決方法的秘密。在這本書里作者透徹的講解了,如何通過“思考的方法”有效的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無論再大再慢的問題,只要細分開來思考,就一定會有頭緒。
1、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代表了一個人的成長速度。在解決問題這件事上可以大致分為三類人:
小難辦。小難辦碰到問題后,第一句話“這件事情我肯定做不到”,然后立馬放棄,他嘔氣地說:如果沒有做成功,豈不是很丟臉。非常在意他人目光,畏縮不前。
小評論家。小評論家可以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所在,但就是不肯行動,指使他人。還會在事后說:“你看吧,我早就說過了…”
小蠻干,做任何事情非常積極,這是很好的一個品質,但沒有自己的思想,認為照著前輩的話去做,肯定沒有錯,要是事情搞砸了,就會歸咎于精神論,“我的意志力還不夠強大,只要堅持下去,肯定能成功。”
解決問題一族。解決問題,組會用思考之后再加行動,最后在執行過程中不斷的調整方案,爭取以最短的時間到達終點。
對比一下,你屬于以上哪一類型呢?如果你屬于解決問題一族,那么恭喜你,你的成長速度大于過其他人3倍,3年后,你們之間的差距是10倍。如果你不是解決問題一族,也不用擔心,今天就來好好學習一下如何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步驟
把握現狀
找出原因
制定對策
然后實行
其中關鍵詞是反復問為什么?一定要找出所有的原因。
這種分解問題的方法稱之為分解之樹,將問題拆分成單個枝椏,每個環節都獨立思考,羅列對策,就像樹上的葉子一樣。
舉個例子,一個班級30個人如何對這個班級進行分組呢。
1、按身高分組
2,按男女性別分組。
在此基礎上,如果按照社團活動分組,可以這樣分:
使用分解之樹就可以很清晰明了的把問題糾結擺出來,再思考每個環節的問題就可以很容易得出方法了。
2、弄清問題的原因
去看病之時,醫生首先會問你什么癥狀,根據你所說的癥狀判斷病癥,再對癥下藥。解決問題也是一樣,像醫生那樣診斷考慮其他方法吧。
先:弄清楚原因
想出可能的原因
假設原因
考慮該如何收集信息
分析信息
再:考慮對策
想出廣泛的對策
選擇最合適的對策致敬
實行計劃
書中以小蘑菇樂隊增加演唱會人數為案例。
小蘑菇樂團已經在學校已經召開了三次演唱會,但來聽演唱會的人最多也就是15人,主唱小蘑菇很惆悵,于是他們三人開始商量如何增加演唱會的人數。
三人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先列出來,提出三個問題:本來就知道有演唱會嗎?至少去過一次演唱會嗎?會繼續聽演唱會嗎?通過這三個問題將所有的人群分為四大類。
A,本來就不知道
B,知道,沒有去過
C,去過一次,不會再去
D,會繼續參加。
第二步,假設原因。
開演唱會是只是跟班級的幾個人說了一下,興許是宣傳力度不夠大,A類預估95%。
如果是喜歡音樂的人知道有演唱會的話應該會來聽吧,B類預估10%。
每次來的人大多相同,應該會要繼續來吧,C類預估0%,D類預估80%。
第三步,收集信息。
小蘑菇樂團研究出的包括老師和學生在內的潛在人數大概是500人。如何去知曉以上四類人他們是怎么想法的呢?小蘑菇找到校長去幫忙詢問老師人群的意見,而對于學生們,他們決定采取調查問卷的形式。但全校有15個班級,采用書面調查問卷,耗費時間長,收集起來也很麻煩。 如果采用舉手問答的話,五分鐘就能解決問題。通過調查收集出來的結果:
? ? ? ? ? ? ? ? 實際 ? ? ? ? ? ?假設 ? ? ? ? ? 比對差值
A類 ? ? ? ? ?70% ? ? ? ? ? 95% ? ? ? ? ? ? 25%
B類 ? ? ? ? ?90% ? ? ? ? ? 10% ? ? ? ? ? ? 80%
C類 ? ? ? ? 10% ? ? ? ? ? ?0% ? ? ? ? ? ? ? 10%
D類 ? ? ? ? 80% ? ? ? ? ? ?100% ? ? ? ? ? 20%
通過結果分析,發現最大的差距B類知道了但沒有去。
那么接下來就可以著重地針對B類人群進行調查,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只需要詢問五個人就好了。
收集到的關鍵信息是:
1、知道有演唱會,但是不知道演唱會的風格和內容是什么,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唱得很好,所以沒有去。
2、聽過演唱會,但是每次演唱會都是一樣的內容,沒有新的歌曲,再好聽也就膩了。
第四步,采取應對策略。
以對策實施難度為橫軸,以有效高低為縱軸,將對策分為四大類:
實施難,成效高
實施難,成效低
實施易,成效高
實施易,成效低
將列出來的所有策略,貼在相應位置,最后以挑選實施易且成效高的策略。
第五步,制定計劃。
對策已經想好了,接下來就只需要列出清楚具體的步驟和時間了。
演唱會前兩周排演新的歌曲
提前一周貼出通知
拜托校園廣播播放小蘑菇樂團的歌曲
在演唱會結束時拜托觀眾下次邀請朋友一起來。
.......
嚴格按照計劃一步步,執行若是途中又遇到其他問題,只要按照以上的步驟再梳理一邊就好了。別認為這很麻煩,只要多練習幾遍就很好掌握了。
最后小蘑菇樂團第五次演唱會人數如何呢?他們成功地讓人數增加到兩百個了,離辦一場真正的演唱會目標又進了一步。
3、解決目標問題
如果你有一個目標,那么如何你有分解之樹的方法去完成呢?
設定目標
明確目標與現狀的差異
作出假設廣泛考慮選項
在選項中作出假設——檢驗假設是否正確檢驗,
根據假設收集信息——分析檢驗的數據。
我們來看一看太郎是如何這個方法買到自己心愛的電腦的?
在設定目標時,一定要明確目標具體數據。太郎的目標是:不需要借錢的方法,在半年內買到櫻花公司生產的6萬日元的二手電腦。設定目標時明確規定:不需要借錢,時間界限:半年內;產品:櫻花公司;價格:6萬元;性質:二手電腦。
第二步,還差多少錢?
太郎的金錢來源:零用錢+兼職+存款。存款20000日元,兼職每周300,零用3000日元,除去日常開支外,半年后可存款總資產36500日元,與目標相差23500日元。
第三步,如何賺錢?
在要求中,太郎想借助自己的力量買到電腦,所以不能向他人要錢;增加打工費有兩種方法,第一是延長打工時間,第二換更高的兼職收入,但是延長打工時間會耽誤學習,所以這一項要除去;其他諸如投資、買彩票等不會操作也不現實,因此也刪除,最后剩下三個可行的策略。
換更高工資兼職;賣舊物;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注意:羅列對策時,需要把所有可能的事項全部羅列出來,先不要擔心是否可行或是否能夠做到,只要把所有事項羅列出來,再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一一刪除就可以了。
第四步,收集信息。
核算出必要的開支:將近三個月的開銷羅列出來,挑選其中單價最高的物品以及單價很低但頻率次數很高的物品,想辦法把這兩樣減到最低。
太郎的做法是這樣的:
消費單價最高的是CD,改成租CD;
消費頻率高而且單價高的漫畫,選擇與其他同學合買,就能省一半的錢;
消費單價很低,但是次數很頻繁的是運動型飲料。這是無法避免的,社團活動之后需要喝運動型飲料補充能量。太郎把瓶裝運動型飲料改成粉末狀,自己帶水瓶就可以了。
這樣可以節省5850日元。
分揀可賣的東西。
已經看過了,而且以后不會再看的漫畫,賣給書店;
不會再玩的玩具,賣給二手店;
問媽媽家里其他一些不常用的物品是否可賣。
賣東西得來的錢17650日元。
尋找更高的兼職
太郎打聽了周圍朋友做的兼職,高工資的兼職需要特長,太郎不具備。和他一樣以遛狗為兼職的工資大多是300日元,還有200日元的,要換其他高工資的兼職有點困難。
但如果在同一時間遛三條狗的話,那么也就是一次性可以拿到900日元的工資了。
兼職的錢增加13650。
36500(原本資產)+13650(兼職)+17650(賣東西)+5850(節省開支)=73650日元
這樣算下來,總單價已經超過6萬日元啦!
第五步、實施也是很重要的
計劃很重要,但是實施更重要,能不能按照計劃完成,就要看實施過程啦。
用表格表現太郎的整體規劃,如下:
看完這么多案例,你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了嗎?
—END—
關注微信公號(jszdh05)就是這朵花,后臺回復:解決問題,可獲得整本書的思維導圖。
如果還很懵懂的話,再多看幾遍內容喲!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