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班的學生是新接手的,三年級,孩子們九周歲。有校園工程還沒有結尾,在開學前三天,學校就通知老師和孩子們到校了,這三天最主要的工作是打掃校園和教室。
現在的家長們溺愛孩子,在家什么都不讓做,自己全權代勞,孩子們的區別從勞動中就能顯現出來。
有的家長干凈利索,孩子懂事干活勤快。有的家長只顧著自己的大棚蔬菜,顧不上照顧孩子,孩子的穿衣打扮也邋遢一些。
唯獨一個孩子我很好奇,就叫他a吧,穿衣還算干凈干凈,個子算高一點的,眉眼清秀,帥帥的樣子,給人印象挺好的,可是卻不會干活兒,哪怕簡單的抹擦打掃,都找不到活兒干,有兩三次在背后輕輕地拍拍我的背,我一回頭,那純真的似乎帶著憂郁的眼神看著我:
“老師,我干嘛呢?”
心里有點想笑,并不在意:
“你看看其他同學干什么呢,跟著干就行了!”
第二天,校園外墻剛重新噴過,要把外墻磚上留下的涂料痕跡用濕毛巾擦干凈。剛布置了任務,同學們就起勁地干起來。其間,我又發現a同學拿著毛巾在手里搖來搖去,走過來走過去瞎晃悠,便隨口一說:
“a同學,你媽媽在家啥家務也不讓你干,你看看你現在啥也不會干。”
我也以為他是被寵壞的那一個,在家當公主王子養的,只學習就行了,什么也不用做。
旁邊幾個女生聽見我說的話了,立馬回應到:
“老師,他沒有媽媽。”
心里一陣酸楚涌上心頭。我走過a同學旁邊問:
“你媽媽呢?”
a心情平靜地,也不回避,
“沒有。”
“你爸爸呢?”
“干活兒”
“誰給你做飯呢?”
“我自己,就我自己,有時候我奶奶。”
課余閑暇時間,我向別的老師打聽一下a同學的家庭情況。媽媽在他出生四五個月的時候就走了,爸爸在外忙著干活正確,也在重新找對象,奶奶打工,上一天一夜,休息一天一夜,家里還有個未結婚的二叔,奶奶上夜班的時候就爺爺照顧他,有時候中午都吃不上飯,隨便買點零食填飽肚子。
可憐的孩子,要獨自面對現在的學習和生活,成長的路上自己就是最好的陪伴。畢竟隔代教育的愛是缺失的,不完善的。
我做媽媽已經一年多了,每天和寶寶說話,媽媽怎么怎么,想想這兩個字眼說多么暖心,可a同學估計連“媽媽”這兩個字都沒叫過,更別說母愛了。
不知道a同學的媽媽是出于什么原因或無奈,扔下寶寶選擇了另一條人生路,遠在他鄉,不知她是否也會思念自己的寶寶。倘若知道孩子現在過著這樣的日子,她是否會為自己當初的選擇后悔。
寫給即將準備結婚的小年輕們:在結婚之前,一定多多了解對方,無論男女,戀愛和婚姻有本質的區別,戀愛是表面的,你開心,我開心,大家開心,而婚姻是實質的,生活瑣事,柴米油鹽,要和對方的缺點長期相處。所以彼此都要擦亮雙眼,千萬不要倉促結婚。如果結婚了,不要著急要寶寶,彼此共同生活一段時間,當彼此卸掉偽裝,露出本來的面目時,看看自己是否還能接收彼此,如果可以,繼續走完以后的人生路,如果不可以,就停止吧!
千萬別想著等寶寶出生后,來改變對方。如果你生病后,都不聞不問,只顧自己吃喝玩樂打游戲,那么寶寶出生后,他也懶得換尿布的。如果每天吃飯挑肥揀瘦,嫌這嫌那,在你需要他的時候,他也會嫌你麻煩啰嗦的。
為了將來自己的孩子在一個健康陽光溫暖的環境里長大,女生要為孩子選好爸爸,男生要為孩子選好媽媽,前提,自己必須是一個合格的準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