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時候,與之密切相關甚至作為基礎的“大數據”同樣在掀起新的商業浪潮。在去年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就曾表示,未來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增長率將超過50%,到2020年中國的數據總量將占全球數據總量比例的20%,將成為世界第一數據資源大國和全球數據中心。
今年,大數據正式進入國家戰略層面的規劃:工信部印發《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特別提出加快推進大數據產業應用能力,到2020年,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30%左右。
同時,國內主要的互聯網公司加大了在大數據領域的布局,并參與國家項目。據媒體披露,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一呼百應等企業均參與共建多個大數據相關的國家工程實驗室。比如阿里云參與共建“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大數據系統軟件國家工程實驗室”;百度參與共建“大數據系統軟件國家工程實驗室”和“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騰訊參與共建由清華大學牽頭承擔的“大數據系統軟件國家工程實驗室”;專注于原材料采購交易的電商平臺一呼百應,則與上饒市政府簽訂“中小制造企業B2B大數據中心”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上染電商產業發展。
據了解,2016年中國B2B市場處于快速成長元年,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12.31萬億元,同比增速為33.7%;B2B投資數量同比增長約300%,獲投金額總數增長約7倍。預計到2018年中國B2B交易額將超過20萬億元,并維持20%左右的平穩增速。可以說,B2B行業的春天已經來臨,是下一個投資風口。
B2B的風口已經全面打開,B2B電商企業該如何迎接挑戰,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里?一種普遍的說法是,大數據與B2B平臺的融合,才是未來電商企業的出路。B2B平臺可以通過發布免費的SaaS軟件,吸引賣家或買家入駐平臺,允許企業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從而拉動交易。這種模式的好處是,SaaS彌補了B2B電商在大數據方面的缺失所造成的信息不對稱,而B2B電商作為企業間采購交易的平臺,在企業上下游服務作出了延伸和補充,與SaaS共同構建企業服務生態圈。
當用戶使用SaaS系統管理交易時,會留下相關記錄和行為軌跡,系統通過整合分析數據,把結果反饋至B2B電商平臺,即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推送服務,呈現上下游相關的原料配件和備選供應商,甚至形成整套生產方案。在此方案基礎上,采購企業可根據生產需求,以及供應商誠信指數對采購方案進行評估。反之亦然,當采購商獲得相關供應商的推送展示,也意味著供應廠家有機會成為采購企業的備選供應商,獲得更多有效的流量商機,以及精準的大數據營銷推廣。可以說,“SaaS+B2B”的模式,才是未來B2B的發展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