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是我們的媽媽去世十周年的紀念日。為了這個紀念日,我們兄弟姐妹四人在微信群里開了好幾次會議,專題研究有關紀念活動事宜,確定了紀念活動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和活動方案。紀念活動主要由小弟夫婦策劃、聯系和安排,大弟夫婦是紀念活動的主要經濟支柱,大姐夫婦是親戚交往的聯系者,而我們夫婦是紀念活動的記錄者,大家根據自己的能力把一切工作落實的妥妥當當。
我們夫婦因為路途遙遠,所以提前一天到達高郵。經過一天的車馬勞頓,晚上甚覺疲勞,于是早早睡下。可是我睡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往事悠悠,歷歷在目,心里想念著爸媽,直到凌晨才昏昏沉沉地睡著了。……25日早上醒來,打開窗戶,啊,太陽從東方噴薄而出,馬路兩旁鳥語花香,垂楊依依,春的氣息撲面而來。哦,這里高樓林立,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真的是太美了!
1
早上九點以后,賓客陸續到達。大舅舅、大舅母、二舅舅、二舅母精神矍鑠,神采依舊。五個妹妹和妹婿們依然是年輕活潑,聰明健康。妹妹們都華麗漂亮有魅力,妹婿們都健壯帥氣有活力。三姨現居住南京,和大弟夫婦、大姐夫婦結伴而來。三姨擅于養生長于保養,身體越來越好,情緒也佳。小姨和小姨夫精神振作,談笑風生,小姨不住地說:“今天我啊,真高興”。大姨家的玉珍姐姐夫婦也來了,兩人春風滿面,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溫馨。
大弟和小弟盡地主之誼,先把高郵的土特產發到了每家的客房里,我、大姐還有兩個弟媳忙著和各位親戚寒暄、憶舊和敘情。賓客之間其樂融融,濃濃的親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大家心里充滿了溫暖。
午餐安排在酒店,我們賓客26人共兩桌,大弟夫婦和大姐夫婦陪一桌,小弟夫婦和我們夫婦陪一桌。賓客好幾年不見,心情特別激動,大家頻頻舉杯,共祝健康、快樂和幸福。這時只見二舅家的女兒女婿、玉珍姐姐夫婦個個面帶微笑地來給大舅夫婦敬酒,接著大舅家的女兒女婿們也笑容可掬地來給二舅夫婦敬酒。我們睜大了眼睛看到這可喜的變化,心里充滿了快樂和幸福。20年前,大舅與二舅之間曾經為外公、外婆留下的四間房子鬧過一些小矛盾,后來兩家不大來往了。如今大家看到這一感人的幸福場面個個都五味雜陳、感慨萬千:啊,兩位舅舅都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飽經風霜,歷盡滄桑,見多識廣。真的,相愛容易,相守不易;走在一起是親緣,一直在走是幸福;不要輕言放棄,且行且珍惜。記得李白說:“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辛棄疾也曾經說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親人啊,你們就是我們的“青山”、“敬亭山”,愿我們所有的親人在前人的蔭澤下幸福長久。
2
下午,我們在小弟家舉行了紀念媽媽去世十周年的活動。我們在一張長條幾上放上爸爸媽媽的遺像和牌位,點香上蠟,供奉爸爸媽媽愛吃的四個小菜、四盤糕點、四種水果,請八個方丈為父母祈禱、祝福。所有的親戚們和我們四個子女夫婦根據方丈的要求,輪流給爸爸媽媽磕拜,表示對爸爸媽媽的深深懷念。
在方丈念經的過程中,大姐、我、大弟媳、小弟媳圍坐在圓桌前折了許多的金元寶和銀元寶。親戚們有的把自己帶來的紙錢裝滿了紙箱;有的在仔細的聆聽著念經聲,思念著爸爸媽媽;還有的圍坐在一起和我們說起了爸爸媽媽曾經的故事。
“蕭蕭暮雨人歸去”,“不思量,自難忘”。媽媽叫王正蘭,出生于1933年正月22日。外公是個有名的中醫,外婆在家種菜賣菜,外公給鄉親們看病的收入勉強維持著家庭生活的開銷。媽媽從小就十分漂亮聰穎、勤勞能干,“蘭風蕙質、玉潔冰清,”深得外公外婆的喜愛。媽媽小時候讀書時,小學只讀了兩年連跳三級就速成了。后來媽媽就憑著小學畢業的文化底子參加了工作,先是在金湖的供銷社里做會計,接著與爸爸結婚,有了大姐和我。1960年,爸爸的工作單位撤銷,我們一家人跟著爸爸隨單位搬遷到了高郵,媽媽在高郵造紙廠做會計工作。后來媽媽先后在城北酒廠和農業局工作,直至退休。
我們的爸媽非常相愛。幾十年來,雖然生活、工作的壓力巨大,他們很少風花雪月、花前月下,但是他們愛得非常深沉和熱烈。他們是一種摻合著油鹽醬醋茶的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愛情。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無論是生病還是健康,無論是失意還是成功,他們都手牽著手,相互支持。即使在爭吵的時候,他們也依然互相關心和牽掛。他們用生活的閱歷給我們子女們詮釋了婚姻與生活的真諦:相敬如賓,不離不棄!
爸媽啊,你們含辛茹苦地養育了我們四個子女,而且個個成才,絕非易事啊。我們小時候,你們就教給我們很多:是你們教我們穿衣服、扣紐扣、系鞋帶;是你們教我們慢慢地用湯匙、拿筷子、吃東西;是你們教我們梳頭發、擤鼻涕、滑滑梯;是你們教我們說兒歌、講故事、跳舞蹈;是你們教會我們怎樣做人和做事。在你們嘔心瀝血地教育下,我們學會了學習方法,我們學會了為人處事,學會了獨立自強,我們成家立業,安居幸福。可是,如今我們在人間,你們在陰間,陰陽兩隔,再難相見,真的讓我們兒女思念綿綿,痛徹心扉啊!
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現在我們兄弟姐妹四家共20人,其中有3個博士生,3個研究生,8個大學生,2個高中生,還有4位是小朋友,正在接受小學和早期教育。我們家在高郵是有名的“書香門第”啊!如今你們的孫子、孫女都已成家,重孫子、重孫女已有三個,第四個正在孕育中。你們聽了開心吧!爸媽,我們覺得你們并沒有走遠,您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上。我們會用你們教我們的知識,去創造我們更幸福、更美好的未來。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我們大家一起來到了后院,只見方丈把大家的紙錢、冥幣、紙箱子堆在一起,點上火燒了起來,在方丈的祈禱聲中,紙錢變成熊熊烈火,火光映紅了大家的臉,然后慢慢地熄滅了。大家默默地禱告:敬愛的父母在收到錢以后,生活得更加快樂和美好。
晚餐安排在余師傅酒家,賓客濟濟一堂。今晚小菜的花式繁多:咸鴨蛋、雪花豆腐,軟脰長魚、香鹵桃花鷀、老鴨湯等等。美味的菜,香甜的酒 ,讓大家情緒高漲。此間兩個舅舅家的子女們互相為長輩敬酒祝愿,其場景非常溫馨幸福。大家都沉浸在濃濃的親情之中,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唯愿今生今世相互攙扶,互相依傍,生活幸福。
3
這次“母親去世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大家深情地表達對我們爸媽的哀思,獲得了精神的慰籍以后,我們還組織了一次愉悅的踏青郊游。這是為了讓各位長輩和兄弟姐妹們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滿懷積極的生活態度。
早上我們一行22人游覽了高郵龍虬莊遺址。龍虬莊遺址是江淮地區東部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2016年,被列為國家大遺址保護重點工程,成功入選“十三五”國家大遺址專項保護規劃。
身穿紅裙的解說員告訴我們:7000—5000年前,龍虬莊所屬的江淮平原是江蘇坳陷帶的組成部分,河湖相連,是一個水網發達、樹林繁茂、物產豐富的沼澤濕地。在那時,龍虬的先民不僅會采集、狩獵、捕撈,而且還懂得如何栽培水稻。
我們在龍虬莊遺址文物精品陳列室里,觀賞了挖掘出土的千年以前的“碳化稻種”,這是我國首次發現的人工優化水稻品種的珍貴實物,說明龍虬莊先民的稻作農業延續了1500年之久,這將我國東南沿海一帶距今5500年前的水稻栽培區從長江以南劃到了淮河以南。
我們觀賞了遺址出土的陶文,它們比甲骨文年代久遠上千年,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講解員告訴我們,如此圖文并茂的刻文陶片,在中國還是首次發現。在全國展出時,高郵龍虬莊陶文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曙光”。
我們觀賞了遺址出土的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等各類文化遺物,其制作水平和審美情趣令人折服。我們還觀賞了室外的龍虬莊遺址。我們最后還觀賞了全部復原的龍虬先人的勞作、飲食、起居情況,感覺非常新鮮和奇特。
在參觀的過程中,大家對江淮流域存在的這一文化面貌獨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嘖嘖稱贊,為龍虬文化源遠流長充滿了自豪和驕傲。接著我們又乘著汽車來到了高郵東湖濕地公園觀賞。
高郵東湖濕地公園坐落在高郵市馬棚鎮,馬棚因古驛道上奔馳的驛馬在此換騎而得名。這里的水上森林區達1200畝,風格獨特,名聞遐邇,置身其間,可以領略濕地風光,體驗生態野趣,觀賞野鴨放飛,零距離地感受人與自然的親密和諧。
我們走進濕地公園,只見那高大的杉木林把湖面分隔成縱橫交錯的水網,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道路兩旁的楊柳依依,蔥蔥郁郁,微風吹來,婆娑起舞。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清新的氣息,讓我們如癡如醉。
我們在園內漫步,景色太美了:“碧堤楊柳風,深叢小鳥鳴,湖上綠煙濃,”羊腸小道般的小木橋千回百轉,蜿蜒綿長。人在橋上走,水在橋下流。頭上的小鳥飛向藍天,悅耳的鳴叫此起彼伏;腳下的河水碧波蕩漾,清澈見底,“水清魚見柳,林靜鳥聞香”。我們面對著高高的觀鳥臺,想象著自己拾級而上,觀賞著碧波之上萬鳥翔集的千姿百態的壯觀景象。啊,這真是水鄉仙境啊!
在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大家都駐足停留,有人提議就在這兒留個影吧。于是大弟為大家拍下了集體照。后來大家又自由組合,有一人照的,有二人照的,有多人照的。大家擺出各種優美的姿勢,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都把自己的最帥、最靚的身影定格在這最美好的時刻。
4
午餐安排在具有農家樂特色的飯店,大家的情緒高漲,吃著家鄉的小菜,親戚們頻頻舉杯,感謝小弟的周密而精彩的安排。親戚們說,你們在父母都去世的情況下,還邀請我們來玩了愉快的兩天,真的了不起。親戚們夸獎我們兄弟姐妹是強強組合,親戚們還感謝我們兄弟姐妹在父母在世時對父母的孝敬和贍養。賓客之間有說不完的熱心話和知心話。我們也感謝各位親戚對我們爸媽的關心和幫助,希望大家今后常來常往,互相幫助和支持。大姐對大舅和大舅母說:“媽媽在世時,媽媽和你們的感情最好,媽媽生病時你們來看望我們的媽媽最多。來,干杯”。這話說得大舅熱淚盈眶。大姐對三姨說:"三姨,你陪我媽的時間最多,謝謝你給我的媽媽的關心。"我們和三姨一起干杯,往事如煙,心底有痕,愿三姨永遠健康。
小舅母站起來說:“我認為血濃于水,親情最重要。王家的后代一定要走動,說到底,有血緣的親戚總是比外頭人好。”這話得到大家一致的稱贊。小姨也站起來說:“這次我真的高興,我希望大家有空到揚州來玩,一定的喲!”此時賓客之間、親戚之間換著花樣敬酒,把紀念母親的活動推向了高潮。敬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看到了吧,如今的王家人親如一家,濃郁的親情如同陳酒一樣,歷久彌香;還像春天的梨樹一般,和煦的暖風吹來,一夜之間“千樹萬樹梨花開”。親人啊,讓我們把親情記在心底,融化在血液里,無論何時何地,帶著親情幸福快樂的生活吧!
5
午餐后,我們夫婦和王永紅夫婦先坐車到汽車站,帥哥小陳說:“二姐,你寫的文章我很喜歡看,你的文章表現了上輩之間的手足情深,我們這輩人看了后心里也有所觸動,現在我們更加團結了,家庭氣氛更加和諧了。”哇,我聽了小陳的話后非常地感動,沒有想到我的幾篇習作能夠對舅舅一家起到這樣大的作用!我一直以為純文學已經式微了,誰料想當文學與家庭的故事相結合,竟有如此大的魅力。我想,我回去以后還要把這次紀念活動記錄下來,為促進我們王家整個家族的團結、幸福、富裕而作出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