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師的,學生是我們一生的財富。關于學生的記憶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本想后續也寫個小集子,但關乎隱私,暫且算了。但今天這件與學生有關的事,一定得講,它讓我第一次面對社會的“潛規則”。
有一年,學校組織評選少先隊大隊委,要求我們三至六年級每班推選一名學生參加,我正好任教的是三年級。我們班推選了一名叫曹偉英的學生。在開會前學校領導將我們班主任集合起來,傳達一個信息,大隊委成員已經內定,競選演說只是走個形式。我很不理解,當場就提出了我的質疑,既然內定了,為什么還要競選?領導的回答記不清了,反正是胳膊擰不過大腿,領導的旨意得執行。會后有老師說:“就你認真。”因為我認為我的學生很優秀,正常競選的話很有希望。所以我依然盡最大努力幫她寫演講稿,指導她演講,總之我認為我們還有希望。在學生演說的過程中,我一直在聽,結果我的學生以出色的表現將已經內定的事情逆轉過來了,成績超過了五、六年級的學生。會后,我一個人在辦公室,竟然怎么也止不住自己的眼淚,偷偷的哭了。2010年12月,在全縣新教師培訓會上,我講了這個故事,好多女老師也像我當年一樣流淚了。直到現在,包括當時我也弄不清楚,是因為我們愚弄了學生天真的心靈感到難過,還是因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感到高興?總之是百感交集。
我就是這樣,作為老師,我一直把學生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任何時候都不放棄努力,所以那看似沒有希望的事情說不定就會因為我們真誠的心而感動了上蒼,見證奇跡的時刻說不定什么時間就來臨了。“潛規則”也有失效的時候。(643字)
201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