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的五一,是我記憶中最清晰的五一,因為,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辭職。
五一后上班第一天,17:00,同事陸續(xù)下班離開。我在QQ上點擊部門領導頭像,輸入:領導,您下班如果不著急走的話,我想找您談談......
兩個人面對面坐在沙發(fā)上。我一點也不緊張,前所未有的鎮(zhèn)定,順其自然的開口。
“領導,我有了這個想法,就想第一時間向您匯報。我的情況您是知道的......所以,我想辭職了?!?/p>
接下來,就是條件反射的驚詫、理解、挽留、承諾和寒暄。
一切的形式反應后,就那么愉快地決定了結果。
辭職,可以有千千萬萬個理由,但最關鍵的是,起決定因素的是哪個。
我的工作情況是這樣的:體制內(nèi)單位,行業(yè)高端平臺,帶領5人團隊,每年執(zhí)行近10個項目,能寫能干,典型的能者多勞型,頗受領導和同事喜愛。
但客觀也擺在那里:每天上班往返路程4個多小時,想要生二胎,工作8年無實質性職位晉升,工作角色尷尬,體制內(nèi)環(huán)境渙散......
然而,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在我做任何一個決定的時候,我都不會去羅列這件事情的利和弊,不會去做分析比較。我只是用一個標準去衡量,用心的問自己,你究竟想要什么?
對于辭職這件事,我只問自己,為什么一定要辭職,只說一條最主要的理由就好。答案是——我認為工作已不能給我?guī)砀嗟倪M步和更快的成長。
或許你會覺得可笑。進步,是自己的事情,做好每一份工作都可以進步,與工作本身無關,與他人無關,與環(huán)境無關。
但請聽我解釋:我承認自己是個自控力差的人,因此環(huán)境和他人對我的影響力會更大。而且,體制內(nèi)單位,有太多的事不由己和束縛規(guī)則。所以,我寧愿選擇放棄,選擇新的開始。
02
十天后,5月13日,我收拾好所有的東西,只有兩個小箱子。就像電視劇橋段,搬著箱子,告別,離開。沒有那么多的眷戀和不舍,沒有那么多的寒暄和感動,只是想盡快的結束一切。
人的一生,總是有很多過客,在一起就珍惜,離開了不惋惜,隨遇而安就好。
為了慶祝辭職,閨蜜組局擼串、K歌,至深夜,歸家。
按道理講,接下來,應該是最輕松的放空階段,可是,我卻做不到。
從一個工作了8年的單位離開,和相處了8年的同事離斷,難免的失落和空虛,根本沒辦法快速的抽離出來。
于是,一向睡眠不好的我,每晚做夢都會夢見同事,夢見曾經(jīng)的種種。
一個離職女人的日常,就是做飯、刷碗、接送孩子及其他,覺得時間過隙,嚴重不夠用。我開始體會到全職女人的不易,開始體會到不會合理安排生活的空虛,開始體會到不工作時逛街的拮據(jù)。
我總是那樣,上班的時候想著休息,休息的時候想著賺錢,沒時間的時候想著看書,有時間的時候想著娛樂。
我總是羨慕那種專注的、專一的人,工作起來是拼命三郎、生活起來下得廚房、娛樂起來全身鋒芒,為什么有些人可以把人生經(jīng)營的那么美好。
我想,認真的、不分心的活在每一個當下很重要,干一件事就專注的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不給自己留下任何后悔的理由。
03
話說,我算是裸辭。周圍的人,無一不佩服我的勇氣和魄力。我也不知自己哪里來的自信,或許是無知者無畏。
但我堅信,一直以來還算努力的我,不會找不到一份工作。
接下來,就是考公務員、考事業(yè)單位。擅長筆試的我,輕松進入面試。但是兩次面試失敗,徹底讓我回到現(xiàn)實,真是打臉的心都有。
缺少時政新聞和知識積累,口才不好,不善于語言表達,心態(tài)不好,一面試就緊張,就會失常發(fā)揮。
我更加深刻的領悟到,一個人的優(yōu)點和不足,一定會在某些時刻和事情上充分的暴露體現(xiàn)并發(fā)揮作用。
最后,公務員和事業(yè)單位的選擇,都與我擦肩而過。
所以說,平日的積累很重要,任何一項技能和興趣愛好都很重要,一定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發(fā)揮價值作用。
04
皇天不負有心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一天,之前工作中的合作單位老總找到我,要我去他公司上班。做和以前同性質的工作,離家近,薪水也說的過去。于是,我就愉快的答應了。
現(xiàn)在的我,依然感謝曾經(jīng)的我,感謝曾經(jīng)的我,不求回報的傻傻努力和付出。
如果沒有曾經(jīng)的努力,怎么會得到合作單位的認可,怎么會有這從天而降的機會和突然來的幸福。
上班第一天,定了一束粉玫瑰置于辦公桌上,新的開始,新的綻放。
做著熟悉的工作,心有城府,游刃有余;相處著熟悉的同事,情同家人,分外和諧。
還好,沒有離開深入8年的工作行業(yè),沒有放下8年積累的資源、經(jīng)驗和人脈。
我就像脫胎換骨一樣,開啟了全新模式,新的工作,新的環(huán)境,新的同事,新的自己。
喝著星爸爸的焦糖瑪奇朵,寫下這分享的文字。
只是想說,辭職沒什么大不了,你不敢,就永遠將就吧!一旦邁出那一步,或許就是一個海闊天空,春暖花開。
當然,我不是在鼓勵辭職,我只是在鼓勵,做想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