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從央視《國家寶藏》的播出,到《只此青綠》的“出圈”,再到故宮文創產品的火爆,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的殷切期待越來越強烈。其實從“活”起來到“潮”起來的,不單單是文物和傳統文化,更是我們心中泛起的文化自信。如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為新時代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我們要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就必須增強文化自信。
? ? ? ?繼承傳統、不忘本來,為鑄就文化新輝煌植根塑魂。千古文化留遺韻,一代文明展新風,傳統文化的傳承與魅力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薄如蟬翼凈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的極品宣紙,還是“千絲萬縷,綿密不絕”的四經絞羅,抑或是“繡成安向春園里, 引得黃鶯下柳條”的蘇州刺繡……無一不在訴說著傳統文化的風采與特色,是歷史的痕跡,是發展的財富。要將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倍加珍惜;要盤活文化資源,高度利用;要融入社會、生產生活、道德教育,如此方能更好融入現實,服務當下,展現文化的時代價值。
? ? ?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叭f里殘陽山河無疆,五千年漢唐高風飄揚”,中華文化的魅力從古至今一直在生動體現著。然而,當下時代的發展,西方文化大量入侵,崇洋媚外、傳統文化式微、創新意識減弱等問題頻頻出現,文化自信正面臨著斷層危機。可見,唯有堅定筑牢文化自信,才能守住中華文化,激活文明進步。
? ? ? ?注重傳承,為文化發展注入文化底蘊?,F代工藝走產業化路線,可以提升效率,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然而在效率至上的今天,依然有那么一群信奉“慢工出細活”,堅持走個性化、精品化路線的傳統手工藝者,以匠心堅守打造每一件手工藝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蘇繡大師姚女士,繼承了一代代工藝大師的高超技藝,以一針一線向世界演繹著中華文化;宣紙制作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獨到精湛的傳統手工技藝,一百多道制作工序,造就了綿軟堅韌、百折不損的特色,具有“紙壽千年”、“紙中之王”的美稱。秉持匠心制作工藝品,它就不僅僅是一件商品,也會帶給我們精神享受,更承載著千年的文化底蘊,帶給我們一種強大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
? ? ? ?文化的發展就像一條奔涌不息的大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述說著中國的博大精深,有助于激發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要用一種發展的眼光,要勇于以創新的技術語言去表達和呈現。也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我們才能以新的精神狀態昂首闊步走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