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為什么老老實實干活的人沒有機會升職加薪?
比如說會干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拍的?
答案是:他們不會向上輸送利益?。?!
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
讓我們來看看齊威王治吏的故事吧!
耐心看完,保證你會豁然開朗!
原文:齊威王召即墨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人民給,官無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狈庵f家。
召阿大夫,語之曰:“自子守阿,譽言日至。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昔日趙攻鄄,子不救;衛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
于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務盡其情,齊國大治,強于天下。
翻譯:齊威王召見即墨大夫,跟他說:“自你掌管即墨以來,每天都有指責你的話傳來。
然而我派人前去查看,卻是田野莊稼茂盛,人民生活富足,官府的事很少,東方很安寧!我知道這是你不巴結我的左右來求助的原因?!?/p>
于是,齊威王給即墨大夫升職加薪,享用萬戶的俸祿,走上人生巔峰。
齊威王召見阿大夫,對他說:“自從你任職阿地,每天都有夸獎你的話傳來。
我派人到阿地巡查,發現田野荒蕪,人民貧窮。當初趙國攻打鄄地,你不去救援;衛國攻打薛陵,你不知道。
于是我就知道你用重金收買了我的左右近臣,讓他們來替你說好話”。
當天,齊威王就下令烹死了阿大夫以及替他說好話的左右近臣。
于是群臣毛骨悚然,不敢再弄虛作假,齊國因此大治,成為當時最強盛的國家!
解析:
小故事,大道理。
通過齊威王治吏的故事,一個圣明君主的形象浮現在我們眼前。
要想知道齊威王圣明在什么地方,我們先來看看昏君是如何昏庸的?
1)是非不分
做為君主最重要的就是認清事實的真相,辨別真假。
歷史上的昏君一般都是聽信左右之言,從不查驗真偽。
而且昏君還有一大特點,那就是只喜歡聽諂媚的好話,不喜歡聽逆耳忠言。
說好話,假話的得到親近和獎賞,說真話,傷人的遭到排擠,報復。
久而久之,昏君就只能聽到自己想聽的話了,閉塞了言路,就會變得更加昏庸!
2)賞罰不當
是非不分,當然賞罰不當了。而賞罰不當將會帶來以下惡果:
a.官員心思全在上級身上,忘記了自己的職責
在古代,有這么一條潛規則,那就是官員的升遷只取決于自己的上級。
就是說你的上級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TM的行!
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TM的不行!
即使老百姓認為你好,沒有得到上級的肯定那你永遠也出不了頭!
官員想要晉升,就只有得到上級的肯定。
那么如何得到上級的肯定???
當然,如果你是領導的小舅子,那就是舉賢不避親嘛,這沒什么好說的。
但,大部分人和領導是沒有血緣關系的,那么如何才能讓領導舉薦我呢?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領導,你會推薦誰?
權力不用,過期作廢。。。
推薦為老百姓做實事的嗎?
國家強大,百姓富足,可是這與我有什么關系呢?
那只有,誰對我有利,誰TM就能使百姓富足,國家強大,我TM就推薦誰升職!
反正,天高皇帝遠,報告上我特么說誰賢能,誰特么就賢能!
而且我推薦的就是老百姓心中的人選,誰奈我何!
為人民服務變成了為領導牟利。
b. 官員形成利益集團,欺上瞞下
從上到下,每級都這么玩,都向上輸送利益,利益鏈將這群人捆綁在一起!
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口里盡是大道理,人民,國家,民族之類,實際上心理只想著搞錢。
他們聰明,對利益敏感。
太平盛世時,為了獲得利益,可以犧牲自尊,家庭,換取自身的榮華富貴。
國家危難時,第一個跑路的就是這類人。
為什么?
因為,他們太過于精明,他們對利益的追逐如此狂熱,那么對即將到來的危害,肯定會第一時間選擇逃跑。
趨利避害在他們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所以,不要妄想他們會和國家堅持到最后。
只在乎利益的人是不可靠的,是很容易被敵國所收買的!
因為,他的心中總有一個價格,誰出的價格高,他就會站在誰的那邊。
他們根本不在乎老百姓的評價,即使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禍國殃民的群體。
昏君,對這些人沒有任何的識別能力。
當然,昏君天天忙著會所嫩模。
看到呈上來的報告,報告上說老百姓很高興,昏君也很高興。
心想著今晚要獎勵一下自己,安排下去,朕今晚要打10個。
可是,老百姓真的高興嗎?
他可不管,就這樣下去,再強大的國家都會衰落!
我們現在看看,為什么說齊威王是圣明的?
1)明辨是非
官員好還是不好,他知道最重要的評價者應該是人民!而不是身邊的人!
他有自己的耳目,對于同一個地方,我估計他至少派了相互獨立的兩撥人進行調研。
而且調研的對象只能是群眾,這樣才能保證事實的準確性!
廣開言路,鄒忌諷齊王納諫,說的就是齊威王的故事。
人人都有開口說話的權利和勇氣,不會擔心被打擊報復,那么也就能離真相更進一步!
2)賞罰分明
齊威王,他做到了賞罰的原則:賞罰應該時刻與國家(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
老百姓過得越好,他的國家就越強盛,當然他的地位也會越穩固。
3)吏治有手段
考察官員靈活機動,具有隱蔽性和突擊性。
我不告訴你時間,地點,有幾波人來檢查。
我只是通過烹死阿大夫,告訴官員,只要干不好就會被拿來祭天!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齊威王手下的官員,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不知道什么時候上頭來檢查工作才是最可怕的!
就感覺有人在自己的身后一直盯著,時時刻刻都擔心受怕。
這種無限延長的恐懼就會轉變成官員自我約束的條件。
要想不被責罰,就只有一心一意踏實干好工作,讓老百姓滿意。
只有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俸祿和生命。
畢竟烹阿大夫的鐵鍋還在那里擺著呢?
這樣,齊威王以這種方式,讓各級官吏陷入再恐懼之中。
讓有奸心的人及時收斂,不敢再剝奪民脂民膏,這就是讓鬼變成了人。
昏君,考察官員就有意思了!
他會先貼個告示,明晃晃地告訴你檢查的內容。
檢查的標準,以及什么時候到,有多少人,要去查看什么地方,甚至還會讓被檢查的官員選擇地點。
上級來檢查之前,下邊使勁加班,整些假材料應付檢查。
檢查組到了之后,當然要陪好,吃好,喝好,玩好。
要想在檢查中獲得較高的評價,向上輸送利益是免不了的了。
檢查組一般選擇幾個地點走訪一遍,看到刁民躲得遠遠的!
臨走時,會提些意見,大問題沒有,但是,沒有問題也是不行的?
沒有問題代表著檢查組工作沒有做到位。
因此,檢查組,只提些無關痛癢的小問題,并要求嚴肅整改。
整個套路走下來,檢查組高興了,因為玩夠了,也拿到了好處;
被檢查的官吏也高興了,因為自己得到了一個好的評價,升遷有望!
唯一不開心的就只有老百姓了!
大家都這么玩,用心干事的,不會收買檢查的人,會受到責罰;
不干事的,整天想著討好上級的人,得到提升!
在這樣的狀況下,連老實人都會變壞。
為了升遷,整天剝奪民脂民膏向上輸送利益,這就是讓人變成了鬼!
4)會宣傳
對即墨大夫,封之萬家。
對阿大夫及欺君的左右,烹殺。
刻意制造了兩個極端。
向齊國的官員表明,不要想著來討好勞資。
有本事,你丫就讓老百姓幸福快樂,我就封賞你。
你要是讓老百姓不快樂!寡人就拿你丫來祭天!
如果你是齊國的官員,你怎么辦?
原來兢兢業業服務百姓的,肯定更加地賣力!
原來,只知道討好上級,稱百姓為刁民的。
向上輸送利益的路走不通了,就必須轉變作風,好好對待百姓,要不然不知道那天就被鐵鍋烹了。
只要領導圣明了,風氣就會為之改變,整個官員隊伍就這樣被凈化了!
還是那句話,一切都是君主的問題!
昏庸的君主能讓人變成鬼,圣明的君主讓鬼變成人!
古人說過上梁不正下梁歪,是非常有道理的!
圣明的君主不讓老實人吃虧,昏庸的君主吃虧的都是老實人!
現在知道了吧!
在古代,為什么認真工作的老實人,老百姓擁護愛戴的人,上不去!
因為,不是他的錯?。。?/p>
君主是昏的,他能有什么辦法呢?
誒,整套資治通鑒,難得碰到幾個像齊威王這么圣明的君主!
大家喜歡像這樣閱讀《資治通鑒》嗎?趕快關注“生史看淡”微信公眾號吧!
讓我們一起學習《資治通鑒》,領悟《資治通鑒》里的人性和智慧。
"生史看淡"把人性放到太陽底下曬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