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離高考還有一個月而已了。這是我去年11月寫的一篇隨筆。
? ? ? ?曾經看到這樣一篇新聞:父母帶孩子參觀豪宅,希望以此激起其努力學習的熱情與興趣。當時的想法是不以為然,甚至會覺得適得其反,助長孩子的奢榮華侈之風。然而增多了些許時間和空間的閱歷之后,由衷覺得,這種做法未嘗不值得一試。想法發生轉變的直接原因是我四十天之內去了兩次長沙,體驗感悟,現在在回來的火車上進行內心獨白,打著最真誠不會騙人的文字問自己:如果當初高三以前我去過不同等級的大學參觀過,那么我的高考分數、我的高考志愿、我的大學生活會不會有所改變?
? ? ? ?在高中以前,一次都沒有出過遠門。盡管我很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家庭條件不允許。終于熬到高考,本以為可以通過它來放開翅膀,飛向廣闊未知的世界。可是高考失敗了,家里人明里暗示里表達著不希望我出省就讀的意圖。因此,即使依然可以填外省很多大學,我都望而卻步了。當時沒有什么比高考失敗讓全家人失望來得更痛苦的了,看著愛我的年邁的爺爺奶奶,寄予厚望的爸爸媽媽和哥哥,各種復雜情感蜂擁而至。沒有優秀的成績,還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出省讀書呢?而且是在未來沒有絲毫信心與保證的時刻。一年多后的我想對那時的自己說:為什么不多堅持一下,為什么不多一點勇氣?
? ? ? 兩次來長沙,得益于在湖南大學就讀同學的收留,吃住全包。期間我有去吃過飯堂,進過圖書館看書,旁聽過一節課。也就是說我體會了一把“985”高校的學子生活。湖南大學,千年學府,岳麓大學城,處處充滿青春與夢想。風景優美,交通便捷,兼職工作多待遇高(如家教),住宿條件不錯,飯堂價格合理,教室布局合理,校園WIFI全覆蓋,男女比例均衡,學生素質高,圖書資源豐富,獎助學金豐厚……這些外在內在的優勢都不是我所在的學校可以比擬的。可是最讓我無法接受也最無比羨慕的是,那里學生對知識的渴求與認真。他們在大學城騎著自行車奔往教學區迎風飄來的正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學生應該有的樣子,而不是騎著小電驢開著油車呼嘯而過的吊兒郎當;他們在7點鐘后準時起床開始有意義的一天生活,而不是睡到中午渾渾噩噩看幾集韓日劇或是打幾場游戲;仿佛覺得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與規劃,而不是人云亦云,跟風行事。……太多的不一樣。這次來長沙,其實第二屆紅楓大學生記者節的舉行,我有幸報名成功得到參觀湖南廣播電視臺的名額。想到上次國慶站在門口眼睜睜看著卻不能進的心情以及可能這輩子就那么一次機會可以免費進去,于是拋去所有的顧慮(經濟、時間等)“風風火火”一個人搭了無座5個多鐘的火車再次站在長沙土地上。心想,也許真的注定我與這座城市有著千絲萬縷斬不斷的情緣吧!
? ? ? 這次活動讓我更加認清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李銳的講座上,以及湖南臺副臺長與魏主播對我們的講話中,那些來自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學校的學生落落大方提問中,心中真是五味雜陳。能做些什么呢?既沒有人家的遠大見識,沒有人家的沉著冷靜,也沒有人家的氣質風度,除了鼓掌,暗暗回去添墨水,給自己充電,仿佛沒有可以多想的了。在一所省屬師范院校念傳媒的我, 就如前幾天看到的一篇文章如是說:師資設備環境各種缺,師范院校的傳媒生會有春天嗎?我不得而知。
? ? ? ?以前高中老師總是鼓勵我們以985、211高校為目標,而不是一所普通的大學;要填沿海地區,北上廣。可是沒有告訴我們其中的差異,又或許說即使告訴了,也依然感受不到這種差別的重要性,還是會不夠努力。只有自己經歷體驗過,才會刻苦銘心。然而現在已經晚了,我回不到高考以前。如果當初我去看過985、211、普通大學的學校環境,學習氛圍,地域差異,親自去感受哪里才是我想要學習的地方。我在高中會不會更努力一點,我在填志愿會不會勇敢一點。那么現在也許不會那么意志消沉,那么迷茫不安,那么缺乏動力。身邊的同學睡懶覺成了習慣,逃課成了必修課,打游戲看無關痛癢的視頻也成了必修課,看著他們墮落看著自己淪陷,再也集中不了精神完整的聽一節課。偶爾想要改變現狀,在宿舍認真學習看書做作業,卻被別人當作怪物看待是怎樣的一種悲哀?不參與“墮落”的游戲是一種不合群的表現,上課坐前面是一種“不合群”的表現,圖書館學習是一種不合群的表現,早起早讀不睡懶覺是一種不合群……我的世界觀人生觀早就顛覆到天堂了。這就是大學生活嗎?一幫當初在高中拼死拼活的人不約而同來到同一個地方一起看似愉快地作死?像我這種沒背景、沒外在優勢滿大街都是前篇一律的大學生,不經一番徹骨寒,真的可以兩三年后讓用人單位在萬萬份求職簡歷中抽出寫著我名字的那一張嗎?
? ? ? 環境優劣對大多數人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不是也有人說過嗎?選擇一所好學校比有時候一個好專業要重要,因為在好學校里面的學生素質高,學習環境好,氛圍棒。我想,我相信了。縱然有太多的后悔與無奈,已是妄然。現在認識到,應該也為時未晚。人貴在自知,人定能勝天。
? ? ? 如果可以回到當初,我會不惜重金,排除萬難來參觀體驗名校與普通學校的差異。只為為了讓自己少走彎路,有一個美麗的大學回憶。事已至此,唯有拼搏彌補所有的遺憾。如果可能,在未來,我一定要讓我的孩子提前看學校,自己決定過哪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