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only live once
你只活一次。
最近看《請回答1988》,跟隨劇中人物的成長,也回憶了一把自己的青蔥歲月。最喜歡里面的善宇,對失去丈夫的媽媽特別特別好,對小小的妹妹珍珠也是極盡溫柔。看完劇后,又看了《花樣青春非洲篇》,請了劇里的四位男主演出演,演繹了一段非洲之旅。
他們四人在路上,偶遇一個單獨開著房車旅行的女孩兒,正煥問了一句,為什么這么做,那個女孩很淡然的說到, you only live once。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卻讓我濕了眼眶。這一生短短幾十年,你決定怎么做你能怎么做,全在于你自己的選擇。
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咪蒙,如今在望京工作,我每天早晨一邊吃早飯,一邊看她公眾號更新的兩篇文章,已經是我雷打不動的習慣了。前段時間看到她在公眾號說要招聘實習生,我都恨不得自己晚出生幾年,現在在北京的校園里,能夠滿足她對實習生的要求。你看,我連不可能的期望,都要求的如此具體,大概就是知道沒機會改變過去的人生才敢如此想象吧。我喜歡咪蒙,雖然她的有些觀點我并不認同,但這并不影響我認可她這個人,更雖然她壓根也不在乎我認不認可她,可是我自己在乎。中文系,這是我高考填報志愿時想說卻還沒開口就被我深深掩埋了的夢想,而她偏偏做到了,還做的如此讓人仰望。如今的我,只能在午飯閑談時,跟朋友們抱怨工作抱怨生活的開著玩笑說,我想報考中文系。直到今天,我說出中文系這三個字,還是會有身邊的朋友說,這是一個沒有飯碗的專業。可是,那又如何,行不行,不是別人說的,而是自己做的。
咪蒙當年決定從很好的單位辭職,創業,然后經歷400萬的投資失敗,開垮一個公司,去年9月份搬到北京,寥寥幾筆,哪一個不是人生的巨大改變,她說她選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成功或失敗,都能全盤接受。而看看我們自己,和身邊的人,迷茫,不知所措,愛情,婚姻,事業,我們從小到大,習慣了服從所謂的權威。父母的話,老師的話,甚至是大多數人的話,卻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什么想說的。就這樣,日歷翻了一頁又一頁,而我們還是原來的樣子。
高中同桌冉冉,是個文文靜靜的女孩,不愛說話,也不愛提問題和回答問題,她就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安安靜靜地生活。成績不好也不壞,仿佛毫無波瀾的湖水,平靜地讓人常常忽視。大學畢業后她去了一家醫院工作,正式編制,成為了大多數人艷羨的對象。前幾天她突然聯系我說要來北京,讓我幫忙在中關村附近找房子,她要來北京工作。原來她辭職了。她說,中學時,掩藏著真實的自己,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至少那樣覺得自己還是自己。她的興趣一直都是服裝設計,而她的家庭,父母,老師卻是不會允許她那樣做,乖巧懂事的她也順從了。她也害怕,怕自己撞得頭破血流,還要被身旁親近的人嘲笑,所以她屈服了。大家都這樣,我也可以吧。畢業前夕,家里找人安排了工作,自己甚至也默認了這種生活,可是,面對人生的下一步,她卻走不下去了。相親無數次,她卻一點兒想要戀愛結婚的心思都沒有。直到有一天她突然醒悟,原來不是她覺得男生不夠優秀,而是她遠方的夢想還沒有熄滅,心中隱隱的期待還在發光發熱。她心平氣和地拿出時間和父母交談,希望父母理解。如今的她,舍棄了好女兒的標簽,成為了獨立的個體冉冉。
人生無論哪條路,都沒有捷徑,向左向右全是自己的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拼盡全力去努力,去談戀愛,去旅行,去愛父母,去愛自己。
人生,你只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