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拿到離職證明已經第15天,昨天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昨天和LR暢聊了兩個多小時,讓我明白為什么做了自由職業者。
在這兩個多小時里,從一個憤青到一個知道自己活著不易的人。
我相信很多剛離職的人都會處于一種離職興奮期,要不三五一群的唱K慶祝自由,要不擼串啤酒大談前東家的各種奇葩不公和秘辛,還有的是轉身投入現東家的懷抱,各種打著雞血式的表現勤奮與努力等等。
不過作為裸辭的人來講,或許只有前二者,第三者是沒有的。
幸好遇見了LR,不落俗套的以前東家的各種事跡開場,只是這次見面還是深深的打上了咨詢界的烙印,習慣性的分析目前各種國家大事,各種市場形勢。
“每個人都在被互聯網化,并且處于這種互聯網化后的焦慮不安。”
這一句話,讓我明白了,為什么沒有積極的找下家,有種做自由職業者的向往。
確實,目前的互聯網時代,揭開了太多的面紗,一切都那么的透明了。在信息共享,大數據橫飛的現在,每個人的價值不再僅僅局限于“某某總”“某某經理”這樣的頭銜。有幸做過幾年的薪酬調研工作,同崗不同薪的現象是普通存在的了。這還取決于所處行業,所在公司的規模地位以及自身的各維度能力。同樣,在職的狀態與待業的狀態會有很大的區別。
就好比,在職是一種在一條船上的感覺,待業或者準確的說“無明確崗位”是一種自己在自由泳的感覺。在船上,哪怕你是一個好水手,可如果上的是條賊船,一樣受其牽連。自己的能力和發展不是上升的狀態,很可能是持平或者下降,因為激流勇進不進則退。會眼看著在你身邊的那些自由泳的同學,前男友,前女友,圈內人士,親戚朋友比你進步的快,可你還無能為力。
因為互聯網,因為信息共享,因為任務數據化,因為知識付費認同趨勢愈演愈烈,個人價值突顯,并不需要完全依附于公司或者某個組織就可以用能力換取收益。
同樣,如果是在一艘利艦上,或許你的能力平平,可你卻比其他人更有助力,更快進入上一個階層。
可惜,利艦太少,哪里有那么多的BAT這樣的大企業坐等你上船呀。并且能早先登上利艦的人多少有著一些先天或者上一輩的優勢,若不然就是比你早一步醒悟,在階級大門還不那么擁擠時已經通過自身的努力(例如高學歷,出國留學等)登上了利艦。
這也是為什么哪怕在六年前通過《非你莫屬》的舞臺,搭上咨詢行業知名企業,我仍然跳下來的原因。那艘船越來越慢,目前圖有光鮮的外表,敗絮其中。
其實早在2016年我就開始迷茫。那種迷茫和焦慮的感受在一開始我以為是自己對自己所處的階級無力改變的煩躁,后來慢慢延伸為自己對自己的能力不再提升的一種厭惡。在昨天我才如夢初醒般悟到,其實是嫌船太慢,自己又不會游泳同時看到水里自由泳的人們暢快淋漓,而自己不敢跳海的焦躁。
真心很感謝LR,這兩個小時能有這么一點點收獲也讓我心下大定。至少我剖析到那么一點,更深入了一點。
既然已經跳下來,又不會游泳,那么第一件事情就是學會游泳,哪怕是狗刨式呢。
既然已經脫離了那艘船,那么就不再有船長,大副,舵手,這些領航人對于你的管理了。沒有什么上班通勤打卡,什么朝九晚五,什么周末法定假日。時間一下子撲面而來!
這時候有些人欣喜若狂,“王者榮耀”,“陰陽師”,LOL,刷屏不斷,時間也嗖嗖嗖嗖的~~~不知不覺的只能在水里撲騰幾下罷了。
確實一下子從被管理的角色轉換到自我管理的角色,適應不來。人性的弱點就在于放縱的快感那么誘人。
欲知后事如何? 且聽下回分解
原創申明
作者:昶昶
轉載及商務合作,請添加個人微信:shuchang711,并注明聯系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