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朵花,愛一個人
花兒有著這世上最隱秘的語言,心中有愛的人才能聽得見。每天的朝陽里,每晚的星空下,它一直在安靜地訴說,擁抱自然的美好。那是乍見的歡喜,仿佛一不小心走進爛漫的春光里,花香氤氳,時光自在。
城市喧囂,即使我們無法每天劈柴喂馬、看春暖花開,卻仍可以聽一朵花,愛一個人,重復簡單的美好。
都說女人有兩顆心,一個用來品嘗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一顆便是用來輕嗅遠方的鮮花。這句話一半真,一半假。假的當然是心只有一顆,但真的是,對于花兒的迷戀,哪怕只有一顆心,也要準備足夠的位置給花兒。花對女人來說是最甜美的精神食糧和最優雅的愛好。美食、化妝品、包包、衣服更多的是對外表的精致包裝,花兒則是對靈魂深處小秘密的填充。那些甜蜜或者苦澀的小故事、小情緒總有不同的鮮花能夠給予詮釋,侍弄自己的花園便像是在呵護自己的愛情。如果說玫瑰營造的是一種濃烈的愛和romantic的氛圍,那么梔子花更多的是在詮釋一種淡淡的甜蜜。在云南,愛花的女人們非要把花兒吃進肚子里才能表達對鮮花的愛意,在她們看來,花這種美麗的東西是落在地上的云,只有吃掉這些美麗的花瓣才能提心她們對花兒的喜愛。
云南沒有春去花落,這里是花的世界,每一朵花兒盛開的時候,那些比花還美的山妹子就會身背背籮,走向山坡,一邊唱著山歌一邊把行一朵朵燦爛之花采回自己的家中,插成一束束的花。在瀾滄江邊,生活著的拉祜族是一個愛花如命的民族,鮮花不僅是裝飾品,還是他們生命的象征。他們養花的歷史很長,幾乎貫穿著他們整個歷史。苗族同胞的《踩花山》是一個游樂節目,是對鮮花進行的祝福與祈禱,以求鮮花女神保護他們平安幸福。納西族認為開白花的植物是對人類有益的補品,他們給自家小孩子起名的時候,都用花作為名字,特別是女娃。
云南鮮花和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