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處在海南島的北部,受北方來的冷空氣影響,房間里還是有些潮濕。早上起來,還可以霧氣在高空中飄散,飄蕩在幾座突兀的高樓之間。簡單地吃過早飯后,我們乘坐大巴上了一條高速公路,一路向南。導游說,海南是第一個試行高速公路免費的省份。
海南以生態立省,路兩邊很少見到高樓大廈。大都是茂密的熱帶植被。海南北部以兩季稻為主,南部以三季稻為主。由于海南氣候比較好,種稻全憑種植者心情,在一塊區域,常有待收割和剛播種的兩種稻田。因此,機械化程度并不高,基本都是牛耕,可以看見水牛悠閑的在荒地里吃著青草。
海南島是火山噴發形成的島嶼,火山灰形成的土壤營養較為豐富,農民都舍不得種植糧食作物,公路兩邊也以經濟作物為主。種植著芭蕉,檳榔,橡膠等。海南的果園從宋代開始開發,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我們要經過的萬嘉果園。海南不產橡膠,島上的橡膠都是華僑歷經千辛萬苦從東南亞帶回,把大腿的肉割開,把種子藏在肉里面,這也從此打破了外國對中國的封鎖。割膠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割膠只能在凌晨二點至六點之間操作,太陽一出來,膠就容易凝固。由于海南的龍眼比廣東要早三個月,為了搶占國際市場,主要用來出口。
大巴經過了兩條河,南渡江和萬泉河,南渡江是海南最大的河流。雖然海南是座島嶼,但在上面并沒有在島上的感覺。經過兩個小時的行程,大巴駛進了碼頭的停車場,我們終于見到了盼望已久的藍色海洋。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雖然天氣有些熱,但站在樹蔭下還是挺涼快。
我們乘坐輪船到達了我們今天主要的目的地—分界洲島。輪船開起來還是有些暈,不過適應了就好了。形成大概需要十分鐘左右。
這是我第一次這么近距離接觸大海,湛藍的海水,蔚藍的天空。這才是我向往的熱帶風情——陽光,沙灘,比基尼。沙灘上有許多戲水的人群,還有專門來此地拍婚紗照的新人。近海還有玩著摩托艇的,高速行駛的摩托艇在海面上劃出了一道長長的水痕。
島上的游客來自于五湖四海,很多是來此避冬的北方人。海南島是一座典型的候鳥式的海島,僅三亞就有50萬,他們十一月份來,一直呆到明年的四月份。
近處是山,遠處是海,海后面是云,云后面是藍色的天。陸地和海洋不斷交匯,水天相接蔚為壯觀。
因為來自江西,對山更有一份深厚的感情。我決定先登山,再去海灘。登山的人不多,甚至有些清凈。我覺得這才是旅游,讓人真正的閑下來,把腦袋清空。享受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靜靜地感受大自然的美。
島上建有兩百多間海景房。步行道被茂密的植被深深地遮蔽著,走在里面也更為涼爽。在海南呆的這兩天,已使我忘記了江西現在已是寒冷的冬天。山上的視野更加遼闊,遠處水天相接。
登山的路都刻著古代的銅錢樣式,一直到山頂的官帽石,真可謂滿足了國人的趣味。分界洲島并不大,山也不是很高,爬上去還是會微微出了些汗。
分界洲島之所以叫分界洲,是因為它是海南南北的分界線,也是海南島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區域與漢族區域重要的人文分界線。
吃過午飯,我找了一個地方打了個盹,聽著海浪,吹著海風,很快就有了睡意。海風有種粘粘的暖意。沒有山風那么的清爽。輪船在海上一撥接一撥地運送著來往的行人。換上了拖鞋,我們在沙灘邊玩水拍照,水還是有些涼。
三點鐘,我們踏上了歸程,乘坐大巴去飯店吃飯。習慣了章江新區寬闊的馬路,會覺得這里的馬路有些窄。在酒店匆忙吃過晚飯,我們乘車到游艇碼頭乘坐游艇開始夜游。在去碼頭的路上,我們終于見到了有些懷念的高樓。天色已晚,路上走的行人不多,也沒有多少繁華的建筑。正如導游所說,三亞是個人口不多的小城市。對于習慣了大興土木的我們,反倒有些不適。
游艇的路線是環繞鳳凰島一圈。鳳凰島是國際游輪碼頭。世界許多著名游輪都停靠在那里,島上有五座帆船建筑,所以被稱之為小迪拜。
游艇共三層,一樓有免費的酒水,同事和男導游各領了一瓶啤酒,欣賞著演出。喝完酒,大家在甲板上拍照,欣賞著夜景。游艇有些搖晃,走在上面像是醉酒,有些發暈。大概大家都是年輕人,有話題聊。我對導游說,想去廈門玩,不知一天是否夠。他說他廈門去了很多次,如果想玩好,最好三天。由于天已經暗了下來,海面一片漆黑,景色也看不太清。我們幾個年輕人便到二樓唱KTV,在海上唱歌還是頭一回。曲庫都是一些老歌曲,唱出來別有一番風味。
一個小時十分的游輪很快就結束了。我們便又向住處趕去,一部分旅伴去美麗之冠看演出。美麗之冠是世界小姐的比賽地,明天這里將進行世界小姐的選美比賽,各國佳麗都云集于此。一天的行程也就這樣愉快地畫上了句號。